真正舒服的關係:和而不同,慕而不攀,親而有間

真正舒服的關係:和而不同,慕而不攀,親而有間

真正舒服的關係:和而不同,慕而不攀,親而有間

世事靜中見,人情淡始長。

有人說:“好的關係,是彼此都可以放心做自己,也能夠真誠欣賞對方,有分寸,守界線。”

的確如此,人生海海,生活不易。攀比計較,沒有界限的相處,難免讓人疲憊不堪;真誠坦蕩,懂得分寸的來往,才會令人身心放鬆。

真正舒服的關係,往往和而不同,慕而不攀,親而有間。

(1)      而不同,敢於堅守自己

《論語·為政》有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與人交流,態度上和睦友善,觀點上求同存異,不刻意討好,不違背初心,最終彼此都有收穫,悅人悅己;

而小人和人溝通,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不假思索的認同,不經思考的附和,反而會讓局面更糟,陷入尷尬的境地。

莊子和惠子是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論道,但是觀點也常有分歧。

一次,兩人去野外遊玩,來到了一座橋上,莊子看著水裡的魚感歎道:“魚自由自在的遊玩,很是休閒自在!”

惠子反駁說:“你不是魚,又怎會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又說道:“你不是我,怎會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兩人雖然思想派別不同,但是能心平氣和的對同一件事展開討論,論事不論人,就是最好的相處狀態了。

後來,惠子去世後,莊子悲痛的說:“從今以後,就再也沒有能和我談話的人了。”

可見,真正的友誼,不是表面的應和,而是心靈的碰撞,是彼此懂得敢說真話,是相互瞭解不怕差異。

記得主持人白岩松說過一句話:“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永遠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思維方式都會不同。

因此學會求同存異,不否定他人想法,不掩飾自己觀點,坦誠相待,才能舒心自在。

(2)而不攀,坦然欣賞他人

《論語·為政》有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心胸寬廣的人,團結眾人,他人順意時真心祝福,他人不順時耐心寬慰,常常能贏得人心;

而心胸狹隘的人,無法容人,看到別人成功了,就攀比嫉妒,遇到別人失敗了,便嘲笑打擊,讓人想要遠離。

莫言和余華都是文壇上有名的作家,私底下也是知己好友,很多人都會拿他們作比較,但是他們卻從不在意,反而常常稱讚對方。

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問余華:“對於莫言獲得諾獎是怎麼看的?”余華笑著說:“我看了那個作品,寫得太好了,要是我寫的就好了。”

同樣地,一次在莫言的書展上,有位女粉絲拿著余華的作品《活著》來簽名,莫言不僅沒有生氣,還簽上了余華的大名,事後還調侃的對余華說:“看來還是你的粉絲多。”

好的關係,是可以相互滋養成全的,羡慕卻不攀比,欣賞但不妒忌,才能相伴長久。

正如三毛所說:“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

人生起伏無常,成敗隨時變化。

他人成就時,可以坦然的鼓掌祝賀,自己順遂時,也能欣然接受別人的讚賞祝福,便是最幸福通透的活法了。

(3)而有間,懂得保持距離

《大學》中說:“知其所止,止於至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自我修行的空間,因此相處懂得分寸,不越界,不干涉,親而有間,密而有止,就是最適宜的狀態。

國畫大師黃永玉曾說起,和好友錢鐘書做過近二十年的鄰居,兩家相隔不到二百米,但是只去過他家兩次,即使是捎帶禮物也會提前打電話,把東西放在門口。

他說:“不是不想去,而是不願意過多打擾他們,他們夫妻都忙著讀書寫作,與人相處應該有這樣一份尊重和理解。”

錢鐘書也是如此,每次見面都會先打電話詢問黃永玉是否方便,再約定時間。

正是這樣的界線感,讓彼此感情愈加深厚。

胡適說過:“人和人之間,一定要謹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擾。”

其實,無論是朋友同事,亦或是親人伴侶,想要相處舒服,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說話時,多注意換位思考;做事前,多注重對方感受。

多尊重少干涉,多體諒少偏執,心靈便會靠近,情誼自會綿長。

《菜根譚》中說:“世事靜中見,人情淡始長。”

舒服的關係,就像水一樣,平靜清澈不避不藏,平淡悠長不徐不燥。

和而不同,不違本心,大膽表達自己;

慕而不攀,不比不妒,真誠欣賞他人;

親而有間,不遠不近,適當保持距離。

讓自己自在,也讓別人舒心!

餘生,願我們有敢做自己的勇氣,有成全他人的格局,也有不越界線的智慧,擁有真正舒服的關係。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