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朋友的人精神上最貧窮 ;一個人的老後

沒朋友的人精神上最貧窮 ;一個人的老後

新的觀念:
誰最窮?沒朋友的人最窮!

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喪偶,沒老伴,該怎麼辦?
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老伴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
10個,不錯,你生活相當充實;
20個,恭喜,你生活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之一,就是老了一起作伴。
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
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

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伴合神離,相敬如冰,比比皆是。
寄望配偶解除寂寞,那是神話。

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
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友閨蜜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可以只有配偶。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
萬一配偶先走,自己則是難以承受之痛。
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
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應該獨立,不要這麼黏我!」

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
現今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所以愈早計劃,就能愈早瞭解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沒朋友的人精神上最貧窮
很多獨居老人沒有同伴,足不出戶,生活不知如何打發,在家唉聲嘆氣,傷害健康,衍生<老年自閉症、老年憂鬱症、老年癡呆症,真教人憂心。
找伴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自己要提早開始<收集>,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
友情一定要花時間用心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
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

年輕時為了事業<登上山頂>而努力;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
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一個人的老後

結婚or不結婚,最後都是一個人。一針見血道出人生真實結局。

老後不要只依賴職場上的友情,也應該在其他領域拓展關係~高科技如網路與手機,也是行動不便老者之低廉的交友方式,建議老人能夠交一些<可以一起吃飯>的朋友。
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
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