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用語和中國用語『詞彙』差異的原因

台灣用語和中國用語『詞彙』差異的原因

詞彙差別

台海兩岸在某些習慣用語上,經過長時間的隔絕,也有某些程度的差異。這些差異中,有些是因為臺灣調國語保留了1949年以前在大陸所使用的一些語彙,而這些語彙在中國大陸則由於種種因素而不再使用,或者是比較少使用。

比如說,“里長”,相等於大陸的“村長”,在臺灣,裡和村為相同等級的行政區域,而大陸沒有這種行政區域。以下括弧內均為大陸替代用詞)、“郵差”(郵遞員)、“車夫”(臺灣與港澳地區只會對非機動的陸上運載工具的駕駛員才稱車夫,已成為舊時代語彙,如今使用或含貶義)、“傭人”、“次長”(中華民國文官體制,次長約略同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副部長)、“級任教師”(班主任)、“學藝股長”學習委員)等,這些詞語都是1949年以前的常用詞,也繼續在國語中經常使用。

但是,中國大陸則是使用反映新社會關係的一些詞語來替代它們。 “先生”、“小姐”、“太太”、“老闆”、“男士”、“女士”等1949年以前的常用稱謂詞語,中國大陸在1979年改革開放以前,一般也不常使用。臺灣國語與普通話的詞彙相比,臺灣國語的詞彙除了融入部分日語、福佬話或客家詞語外,還有一個特點是保留較多的古語詞,如“定讞”。臺灣國語詞彙另一個特點是,保留一些1949年前使用的詞語繼續指稱某一群體的人。由於,國民政府遷台後,在各地成立許多眷村,各省或幫派間詞彙亦有少部份成為臺灣國語的詞源,例如條子(員警)、馬子(女性,女友)。臺灣亦出現很多國字頭的詞語,如國樂、國文、國中、國字、國立等,其“國”字可能代表:國民、民國、國家、中華民國或著是漢族的傳統文化

同樣地,中國大陸由於共產主義體制下重視“人民當家做主”,故名稱多有“人民”字樣,如人民路、人民警察、人民醫院、人民公社(已廢除)、人民公園等。大陸又因為60年間特別的歷史原因出現了許多名詞,如“武鬥”,“知青”,“老三屆”,“自衛反擊戰”,“下海”,然而這些用法在1980年之後漸漸減少,同時一些1949年前的舊稱呼重新出現。現今的大陸網路事件也造就許多新詞彙,如“欺實馬”,“草”,“羊叫獸” 等名詞。

此外,兩岸對新名詞的不同譯名也是詞彙差異的一大來源,特別是在於新出現的科技等詞彙上。港臺多稱“原子筆”,在大陸多稱“圓珠筆”。同樣使用簡化字的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詞習慣的不同。繁體中文的文獻如果僅在文字上轉換為簡化字形式,根據規範的要求,通常還不算作簡體中文。如今,“現代標準漢語”的三個名稱正好體現地方用語的不同,如“普通話”(大陸、港澳)、“國語”(臺灣,港澳則為非官方叫法)、“華語”(新馬)。

融合臺港用語詞彙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台灣長期處於與中國大陸分治隔絕狀態,因為台灣跟香港均仍使用正體字,而兩地的出版物流通較多也較為方便,造成了有些用語並不是特有的,而是跟香港同時使用的。以學科而言,在1949年之前就已有或者穩定的學科,台港中的用語就是一致的,例如數學上的Matrix,三地都稱為「矩陣」。但是在1949年之後才出現的學科,例如電腦,用語就有差別,例如電腦上的類似數學矩陣的Array,中國大陸稱為(或者說譯為)「數組」,而台灣稱為(譯為)「陣列」。或者像化學元素的「」,中國大陸規範作「」[40],而且1949年以後確定的元素週期表許多較重放射性元素的名稱也都存在差異

摘錄自『百度百科』

所以,正統的中華文化道統,必須以中華民國的為主,1949年大陸解放以後,很多用語已經變調

注音與 拼音的對照

聲母

聲母順序排列
唇音舌尖音舌根音
國際音標[p][pʰ][m][f][t][tʰ][n][l][k][kʰ][x]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bpmfdtnlgkh
舌面音翘舌音舌齿音
國際音標[ʨ][ʨʰ][ɕ][ʈʂ][ʈʂʰ][ʂ][ʐ~ɻ][ʦ][ʦʰ][s]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jqxzhchshrzc

韻母組合表

韵母列表
開口呼(无介音)齊齒呼(介音[i])合口呼(介音[u])撮口呼(介音[y])
國際  音標注音  符號漢語  拼音範例國際音標  注音  符號漢語  拼音範例国际  音标注音  符号汉语  拼音範例國際  音標注音  符号漢語  拼音範例
單元音韵母[ɨ]-i[i]i[u]u[y]ü
[ä]a[iä]ㄧㄚia[uä]ㄨㄚua
[ǫ]/[ɔ]o[iǫ]/[iɔ]ㄧㄛio唷*[uǫ]/[uɔ]ㄨㄛuo
[ɤ]/[ɤ̝]e鹅*
[ɛ]ê[iɛ]ㄧㄝ[yœ̜]ㄩㄝüê
[əɻ]/[ɑɻ]er
複元音韵母[aɪ]ai[iaɪ]ㄧㄞiai崖*[uäɪ]ㄨㄞuai
[eɪ]ei[ueɪ]/[uəɪ]ㄨㄟui
[ɑʊ]ao[iɑʊ]ㄧㄠiao
[ɤʊ]ou[iǫʊ]/[iɔ̝ʊ]/[iəʊ]ㄧㄡiu
带鼻音韵母[än]an[iɛn]ㄧㄢian[uän]ㄨㄢuan[yɛn]ㄩㄢüan
[ən]en[in]/[iïn]/[iɪn]ㄧㄣin[uən]ㄨㄣun[yn]ㄩㄣün
[ɑŋ]ang[iɑŋ]ㄧㄤiang[uɑŋ]ㄨㄤuang
[ɤŋ]eng亨的韵母[iŋ]/[iɯ̈ŋ]/[iɤŋ]/[iəŋ]ㄧㄥing[uɤŋ]ㄨㄥueng[yʊŋ]/[iʊŋ]ㄩㄥiong

1. “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的韻母稱為“空韻”。注音符號以單獨的ㄓ、ㄔ、ㄕ、ㄖ、ㄗ、ㄘ、ㄙ表示發音,而中文拼音則統一用i標示。

2. 現代標準漢語有兒化韻,注音符號會將“兒”字獨立標音為ㄦ;中文拼音候寫成r且與前一字組成一個音節。
3. 中文拼音將注音的ㄧㄡ、ㄨㄟ、ㄨㄣ等韻母寫成iu、ui、un,其實際上為iou、uei、uen的縮寫;例如:牛niú、歸guī、論lùn。(其他縮寫及改寫規則請參考中文拼音條目)
4. ㄧㄞ(崖)、ㄧㄛ(唷)韻字少;中國大陸將ㄧㄞ併入ㄧㄚ ia 而不用,臺灣仍繼續使用,教育部國語字典。
5. ㄜ(e)韻母在一些地方(如北京)通常讀作雙母音[ɯ̯ʌ]。

超音節發音
現代標準漢語在讀詞句時,字的發音會有一定的變化,例如變調、輕聲、兒化。
變調
現代標準漢語發音時,字和字連起來發生字調與單字音調不同的現象,叫做變調。變調一般出現在下列情況:
上聲的變調
• 如果上聲字後面接著非上聲字,亦即陰平、陽平、去聲和輕聲前,且該上聲字不處於句末、不處於被強調狀態時,常讀作半上聲21。
• 當兩個上聲字連讀時,第一個字的聲調變得接近陽平。許多人將其與陽平35合併。
• 例如“老鼠”,兩字音調都是上聲,但發音若陽平、上聲,和“牢鼠”的讀法相近而不相同。
• 當三個上聲字連續時,則比較複雜,要分析具體情況。
• 當詞語首二字是雙音節,而第三字是單音節時,首二字都變調。如“保管好”,發音若陽平、陽平、上聲。
• 當詞語首字是單音節,而尾二字是雙音節時,首字變成21,第二字變如陽平。如“總保管”發音若半上聲、陽平、上聲。
• “一”和“不”的變調在去聲音節之前,“一”讀陽平聲,如“一定”。
• 在非去聲音節之前,“一”讀去聲,如“一天”、“一年”、“一起”。
• 在詞語之間,“一”讀輕聲。但表示序數時或其他情況下,“一”都讀原本的陰平聲。
• “不”只有在去聲音節前才變調為陽平聲,如“握不握得住?”“不”即為陽平聲。在詞語之間,“不”讀輕聲。
• “七”和“八”的變調現代標準漢語中,“七”和“八”在去聲字之前需要變為陽平。例如,“七月”、“八拜”等詞。但隨著時代發展,年輕一代變調的人數越來越少。中國大陸2005年出版的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已經刪去了“七”和“八”變調的內容。但部分講解現代漢語的書籍有所保留。基於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會在去聲字前讀為陽平。讀為陽平普遍被認為東北土話的象徵。輕聲現代標準漢語發音時,某些字音失去了其原有的聲調,而變得輕而短促的現象,叫做輕聲。
難點音
• 口腔運動操  增強口腔吐字,咬字器官唇、齒、舌、齶、頰的力度和控制口腔運動操。  (一)面部按摩,即用雙手順序延眼睛四周,額頭,兩鬢,雙耳,口腔四周進行按摩→面部生熱精神放鬆,鼻腔通道通暢,口腔肌肉鬆弛自如的目的。  (二)開口練習:身體端坐,兩目平視,用右手輕抵下頜,做開口練習,做時感覺像打哈欠一樣,切忌用力往下開口,要感覺頸部的後拽力量,目的發好a,o單韻母。  (三)撮口練習,做單韻母i,u,ǖ的連續發音動作但不出聲,注意力量主要用在ǖ上,作此訓練可增強口腔的力度和控制使用。  (四)舌頭練習,即通過舌頭往外伸,向裡卷,左頂,右頂及沿門齒外周的轉動訓練吐字器官舌頭的頂,卷,彈,吐的力量及靈活性。  難點音(二)  zh舌尖後不送氣清塞擦音,發音時氣帶不顫動,舌尖翹起來頂住硬齶,堵住氣流通道,然後舌頭在原來的地方往前慢慢一移,路出一道窄縫,氣流從這道窄縫中擠出來。  ch送氣,當舌頭離開硬齶時,有顯著氣流跟隨著。  sh舌尖後清擦音,發音時聲帶不顫動,舌尖向前硬齶翹起時,不和硬齶接緊,留著一條縫氣流從縫間擠出來。  r是舌尖後濁擦音,發的時候聲帶顫動。  z舌尖前不送氣清塞擦音,聲帶不顫動把舌尖放在下齒背的上端,用舌面的最前端抵住上齒背,閉住氣流通路,然後舌面的前端緩緩離開上齒背,現出一道空隙,氣流從空陷中出來。  c送氣  s舌面前端接近上齒背。  難點音練習  n:哪、奴、奶、鬧、能、您  l拉、鈴、來、列、摟、羅  f發、房、奮、佛、風、法  h海、歡、好、畫、還、壞  j江、機、家、街、景、金  q青、球、取、前、恰  x先、西、香、新、凶、修  zh趙、中、朱、專、莊、追  ch產、吵、車、陳、沖、出  sh沙、蛇、篩、省、雙、書  z栽、怎、增、宗、資  c猜、擦、參、倉、策  s撒、三、桑、松、思  難點音(三)  an(uan)發a(舌面前、低、不圓唇 )後,抬高舌位前伸,舌尖頂住上牙齦,軟齶下垂,讓氣流從鼻子裡出來。一定注意把舌頭放在上牙齦的位置不要鬆動和後縮。  比較n作聲母時,舌尖和上齒齦馬上就分開。  in i→抬高舌位,舌尖抵住上齒齦不要鬆動。n→in  en e→~→en  ang 先發a→舌根後縮→讓氣流從鼻腔出來。  an,ang比較:  ① —n舌尖抵住上齒齦,—ng舌根盡力後縮  ② —n上下門齒相對,口形較閉,發—ng門齒較遠口形較開。  難點音(四)  ong “u”→“ng”→ong  iong “i”→“u”→ “ng”→iong  難點音(五)  開口呼ai,ei,ao,ou  口腔又達到小,從開到閉,感到聲音往向送前長後短,前強後弱,前緊後鬆。  齊齒呼ia,ie,iao,iou  發音先定好口型,舌位,上齒要適當用力,展輔兩個嘴角,咬住i的音位,在逐漸打開口腔,放低舌位到主要母音a,o前短後長,前弱後強。  合口呼ua,uo,uai,uei  發音先定好u的口型,雙唇收斂,小圓唇,滿口用力,然後向主要母音過渡,收住尾音。  聲調  聲調就是漢語每個音節用於聲音的高低,升降,曲直而產生的差別,這種不同的調子,就叫聲調。普通話的聲調分四類。它起純正字音,區別詞義的作用。  第一聲 起音高平莫低昂,氣勢平勻不緊張  第二聲 從中起音向上揚,用氣若起逐漸強  第三聲 上聲現降轉上挑,降時氣穩揚時強  第四聲 高起直送向低唱,強到弱時要通暢

近來,網路視頻上的字幕,大陸的抖音,騰訊,直播等等,或是文字,很輕率的用「英文字母」,取代了中文字詞,

例如 :Q : 錢 ,ta : 他 , S : 死 ,Z 最, Z 終 ,J 極致, QZ 親自, JQ 激情,若不是有影片的語音唸出, 實在難以正確的表達負責的用字。 中國人不嚴謹,不負責玩弄文字, 很奇怪中國的文化教育部,卻未糾正此怪異現象。現代都用鍵盤,電腦輸入文字,不用手寫,有何必要更簡略輕忽到此地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