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達瑞 :看穿人性的「贅字」心理學

翁達瑞 :看穿人性的「贅字」心理學

[ 看穿人性的「贅字」心理學 ]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原著

語言學有個「最低力氣法則」(the law of least effort) ,就是語言溝通以省力為原則

大體而言,使用頻率越高的字就會越簡短。例如:電視普及後,Television就被簡稱為TV;「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擴大流行後,也被改稱為「愛滋病」(AIDS)。

基於語言學的最低力氣法則,我發展了一套「贅字」心理學,讓我更能看穿人性。如果最低力氣法則是對的,語言溝通不應出現贅字。若有人在溝通時刻意使用贅字,多花的力氣必定具有心理意義。

舉個例子。傍晚時分太太一人在廚房,我在客廳大聲問:「妳在幹嘛?」

情境一:太太回答:「做晚飯!」

情境二:太太回答:「這個時候在廚房還能幹什麼?」

情境一的回答三個字,資訊充分,一個贅字也沒有,完全符合語言學的最低力氣法則。這代表家中平安無事,我可以期待豐盛的晚餐,說不定餐後還可多要一份甜點。

情境二的回答十二個字,全部是贅字,嚴重違反語言學的最低力氣法則。這表示有人不爽,可能我早上垃圾沒倒,或又忘了沖馬桶。不管晚餐的菜色如何,我絕對不能有任何評論,餐後還要認份一點去洗碗。

在這個例子,贅字的使用表達了「憤怒」。怒氣越大,出現的贅字就越多

再舉第二個例子。下班回家發現電腦有餘溫,我問待在家裡的兩個男孩:「剛才誰在玩電腦遊戲?」

大兒子:「我沒有!」

二兒子:「我發誓我絕對沒有!」

大兒子的回答精簡扼要;二兒子的回答多用了五個字。我可以立刻宣佈破案:禍首是二兒子,因為他的回答違反了語言學的最低力氣法則。在這個例子,贅字的使用是一種心理學的「補償作用」,目的是「掩飾心虛」與「補強謊言」。

這就是我發展的「贅字」心理學,幫助我看穿人性,常保家庭的和樂。我的「贅字」心理學還可幫助我解讀政客的發言,讓我成為一個更精準的評論家。

就拿有白賊義稱號的吳敦義為例。面對媒體詢問時,吳敦義使用的贅字領先大多數的政治人物。我谷歌了「吳敦義」與「從來沒有」兩個關鍵詞,得到以下的搜尋結果:

我從來沒有說過白海豚會轉彎;

我從來沒有去砲轟;

我從來沒跟他提過;

我從來沒有說我要排第一;

我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

我也谷歌「吳敦義」與「絕對」兩個關鍵詞,得到一長串的搜尋結果:

我絕對沒這麼夭壽;

我絕對沒有和宋楚瑜聯手;

我絕對拒絕排第1名;

名單絕對公正;

絕對不會心中存私;

絕對要讓國民黨團結起來;

絕對沒有養人頭黨員;

⋯⋯

針對吳敦義使用的贅字,我只有一個評論:白賊義的封號不是假的。吳敦義的「從來沒有」,就是「一定有」;吳敦義的「絕對」,後面的話就是要反過來看。

如果把整篇文章的「贅字」去除,對作者的心理解析會更加透徹。我就拿詹順貴律師最近的一篇臉書貼文為例:

我非常瞧不起這位號稱是美國多所大學教授的翁達瑞!

1、翁達瑞是假姓假名。

2、所以,他也從來不明講曾任美國哪幾所大學的教授。

3、完全沒有民主素養,四處對跟他就政治議題看法不同的人亂扣帽子。

看到他對淑芬委員的無厘頭批評(當然,這是他自曝其短的自由與權利),更加讓我認為他應該比較像亂罵亂咬的叫獸。

我逐句剔除不必要的贅字,改寫詹律師的這篇貼文,並分析他的心理狀態:

去除贅字後的第一句話:「我瞧不起翁達瑞!」

原句:「我非常瞧不起這位號稱是美國多所大學教授的翁達瑞!」

缺乏論述能力的人,習慣用「瞧不起」表達「不同意」。詹律師自知沒資格瞧不起我,只好拿我的經歷做文章。問題是,自稱是多所美國大學的教授並無不妥。為了補強他的心虛,詹律師特別增加「非常」兩個贅字。

沒有贅字的第二句:「翁達瑞是假名。」

原句:「翁達瑞是假姓假名。」

詹律師知道用筆名寫作是文壇常態。為了對我人身攻擊,他故意把筆名扭曲為假名,並用「假姓假名」的贅字,掩飾惡意攻擊的心虛。

第三句的贅字去除後變成:「他不講曾任美國哪幾所大學的教授。」

原句:「所以,他也從來不明講曾任美國哪幾所大學的教授。」

我曾任教那些學校不關詹律師的事。詹律師化簡為繁,把「不講」說成「從來不明講」,增加了三個贅字,一樣是為了掩飾惡意攻擊的心虛。

第四句的贅字拿掉後就是:「沒民主素養,對看法不同的人扣帽子。」

原句:「完全沒有民主素養,四處對跟他就政治議題看法不同的人亂扣帽子。」

詹律師這個句子,有幾個說謊者常用的贅字,包括「完全」、「四處」、「亂」等。

精簡後的第五句:「看到他對林淑芬的批評(他自曝其短),像亂罵的叫獸。」

原句:「看到他對淑芬委員的無厘頭批評(當然,這是他自曝其短的自由與權利),更加讓我認為他應該比較像亂罵亂咬的叫獸。」

暱稱「淑芬」是裝熟;「委員」頭銜是虛張聲勢;「無釐頭」三字可補強誇大;指稱別人有使壞的「自由」與「權利」,則屬故作大氣。「更加」、「應該」、「比較」是圓謊常用的贅字。「亂罵」與「亂咬」只取其一即可;兩者並列是為了合理化「叫獸」的人身攻擊。

詹律師的原貼文有128個字,去除贅字後只剩66個字,但兩者表達的語意幾乎不變。詹律師違反語言學的最低力氣法則,增加這麼多贅字,顯示他有「心虛」、「誇大」、與「不實」的溝通心態與習性。

這就是我的「贅字」心理學,可以幫助我看穿人性!

文末聲明:把白賊義和詹律師放在一起當示範,我發誓我絕對沒有要取笑詹律師的意思。

看穿人性的的心理學

[ 民眾黨的物以類聚 ]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根據我的長期觀察,高虹安擅長說謊,而且說謊像呼吸一樣自然。我的觀察有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說謊的人會心虛,因此慣用「補強語氣」的贅字。他們最常使用的贅字就是「其實」這個詞與「真」這個字。

貪污被起訴的高虹安上政論節目洗白自己的罪名。只有短短幾句話,「其實」這個詞出現七次,「真」這個字出現兩次(附圖一)。

根據我的「贅字心理學」,我可以判定高虹安的說詞「不實」,都是「假」的。

無獨有偶,高虹安的同黨立委張其祿也有使用贅字的習慣。

去年,我因揭發高虹安涉及論文抄襲被她提告誹謗。張其祿陪同高虹安召開記者會,還搶麥克風抹黑我。

張其祿抹黑我的逐字稿,「其實」這個詞出現二十次,「真」這個字出現十次(附圖二)。

同樣的,根據我的「贅字心理學」,張其祿的對我的抹黑「不實」,都是「假」的。

高虹安與張其祿皆慣於說謊,也都會使用贅字補強說謊的心虛。這叫「物以類聚」。

為何慣性說謊者群集民眾黨呢?因為這個黨有一位慣性說謊的黨主席!

慣性說謊的柯文哲吸引了也會說謊的高虹安與張其祿。這驗證了我常說的一句話:「鮮花招蜂蝶、牛糞引蚊蠅!」

後註:若想進一步了解「贅字心理學」,可點閱留言區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