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花生的故事 (翁達瑞)

雲林花生的故事 (翁達瑞)

雲林花生的故事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雲林是台灣最大的花生產地,每年有兩季的收成:六、七月與十一、十二月。在非收成季節,市場需求就由進口花生滿足。

這套「雙軌供應制度」運作良好,市場秩序穩定,因為花生農與進口商互不競爭。兩者的配銷通路也不同:進口商大都直接供貨給顧客;花生農的產出則由盤商收購。

若無關稅保護,國產花生無法與進口花生競爭。此外,花生必須儲存在低溫與低溼度的環境,否則會產生黃麴毒素。多數農民無冷藏設備,花生的保鮮要靠盤商及時收購,因此議價能力薄弱。

在這篇貼文,我要說兩個雲林花生的故事。

#故事一

張麗善初任縣長那年,雲林的花生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混亂。因爲天候的因素,當年第二季的花生減產。收成季節開始後,盤商爭相搶購,產地價格飆漲。幾天之後,市場傳出農委會已核准花生超額進口,產地價格隨之崩跌。

民進黨籍縣議員提出質詢,縣府農業局長展示一張表格,顯示農委會並無核准花生超額進口。未料張麗善上場答詢時,宣稱透過關係取得機密資料,農委會額外核准約兩千噸的花生進口。

張麗善的數字立刻傳遍產地,盤商狠砍花生的收購價格。農民陷入兩難的困境:低價拋售已收成的花生,或放任黃麴毒素滋長。

此時,陳吉仲出面駁斥張麗善在議會提供的不實數字,澄清農委會並無核准額外的花生進口。陳吉仲還承諾以合理市價收購雲林的花生,總預算高達二十億元。

陳吉仲的宣布出來後,雲林的花生盤商都慌了。若農委會大舉收購當季的花生,盤商將無貨可交,違反與顧客的供應合約。

為了避免違約,盤商趕在農委會之前進場收購花生,價格甚至超過農委會承諾的收購價格。市場秩序恢復後,農委會悄悄退場。原本編列的二十億預算,只動用了一小部分。

#故事二

隔年的花生產季,雲林的農民又碰到另一個難關:在馬路上曝曬的花生逐漸堆積,卻未見盤商前來詢價。

雲林的花生農又慌了!這次的問題不是低價銷售,而是求售無門。

雲林花生無人收購的消息,很快就傳到隔壁的嘉義新港。地方頭人決定「揪團」到雲林收購花生。

跨縣收購花生的消息傳到雲林後,竟有人傳話給新港的地方頭人:「膽敢進入雲林,就讓你們回不了嘉義!」

新港的地方頭人透過黨政管道,將他們收到的暴力威脅轉達給農委會。陳吉仲決定南下雲林坐鎮,確保花生的跨縣收購不受暴力干擾。

新港的買家進場收購後,雲林的花生盤商又慌了。若任由新港買家收購雲林花生,當地的盤商將會無貨可交,違反與顧客簽訂的供應合約。

新港買家進場後不久,雲林的花生盤商也動起來了,而且付的是符合行情的價格。在市場恢復熱絡後,陳吉仲悄悄離開雲林,新港的買家也停止跨縣收購雲林的花生。

在雲林,什麼人有本事讓所有的花生盤商按兵不動呢?什麼人有實力阻攔花生的跨縣收購呢?大家不妨想一想!

#結論

在這兩個故事,如果陳吉仲選擇不作為,會有人大發利市。講完這兩個雲林花生的故事,我只有一個結論:「從花生到雞蛋,陳吉仲不惜擋人財路,為的是保護農民與消費者。最後陳吉仲被迫下台,讓我感到無限不捨!」

文末聲明:我的人生美滿,無輕生念頭。我行事小心,也無意外的可能。願上天保佑我的平安!

【如果喜歡本文的內容,轉傳請便,不用徵求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