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 菩薩戒經

菩薩戒 菩薩戒經

菩薩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戒,譯為「清涼」,因三業煩惱如火熾然,焚燒身心,戒能息滅熱惱,令得清涼。又名「別解脫」,亦即持守戒律,能個別解脫煩惱,如《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佛弟子應當明白,受戒不是束縛和限制,而是修行的指導與保障,使吾人具備正知正見,依循正確的準則而行,清淨三業,漸次提升,而能與道相應。因此,戒是生善滅惡的工具、超凡入聖的指南、成佛作祖的階梯,是入道的根本。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未受菩薩戒之前,先受三皈五戒,如此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受菩薩戒的佛弟子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和尚,彌勒菩薩為教授和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尊證阿闍黎,十方三世一切菩薩為同學伴侶。

一、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1、攝律儀戒:

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的止惡門。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捨諸惡,為法身之因。

2、攝善法戒:

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門,以修身、囗、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3、饒益有情戒:

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

菩薩戒,是發大乘心的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分為出家菩薩戒和在家菩薩戒兩種。出家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共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菩薩戒則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計有六重二十八輕戒。

在家菩薩戒有六重二十八輕,什麼是重?什麼是輕?重,即是重法罪,共有六條,乃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酤酒戒,以及不說四眾過戒。輕,指失意罪。“失意”謂失菩提正意念,亦失世間善意念。此失意罪,共有二十八條,為輕罪。

無論是重、是輕,每一條戒都有其開遮持犯。除了明白戒文的內容,也要明白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明白開遮,才能瞭解戒的持犯准則。

開,即是開緣、允許。遮,為禁作之意。持,謂保持;犯,謂毀犯。持犯各有二:一是止持,即止惡為持戒;反之,為作犯,即作惡為犯戒。二是作持,謂作善為持戒;反之,為止犯,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業,即是止善為犯戒。

菩薩發心,自利利人,首要修習六度,四攝法,四無量心。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二、菩薩戒的特色

1、發菩提心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優婆塞經》說︰發心度生,有十種原因。一、不樂近外道法。二、內善因緣。三、觀生死過。四、見聞惡故。五、自呵煩惱。六、煶五神通。七、欲知世間。八、聞佛妙事。九、湣念眾生。十、愛眾生故。

《華嚴經》說︰「菩薩以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是故眾生於菩薩有大恩德,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又說︰「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是說要與社會和光同塵,始能廣化眾生,又說︰「諸佛皆由此菩提法得道,此法是佛父母,世間無上大寶。若能以此修行,得全分寶。但能讀誦,得中分寶。香花供養,得下分寶。」由此可知,若能發菩提心,所得功德,超越獨善其身,百千萬倍。

《寶梁經》說︰「佛講比丘不修比丘法,大千無唾處,況受人供養?六十比丘悲泣白佛︰我等寧死不受人供養!佛言︰汝起慚愧心,善哉!善哉!有一比丘白佛︰何等比丘,能受供養?佛言︰若在比丘數,修僧業得僧利者,是人能受供養。四果四向是僧數,三十七道品是僧業,四果是僧利。比丘重問佛︰若發大乘心者,復當云何?佛言︰若發大乘心者,求一切智,不墮數,不修業,不得利,能受供養。比丘驚問︰云何是人能受供養?佛言︰是人受衣用敷大地。摶食若須彌山,亦能畢報施主之恩。」當知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心。所以發菩提心有此殊勝功德。

經中記載︰昔有一小沙彌,隨師出門,為師揹包袱在後行。忽然發心欲度眾生,師說︰「將包袱給我揹,在我前行。」後生退心。師說︰「將包袱給你揹,在我後行。」沙彌發心退心,如是多次,師父前行後行,如是亦經多次。到達目的地時,沙彌問師何故如此,師說︰「你要發心,度化眾生,即是菩薩,應在前行,我是羅漢,應在後行。以後你又復退心,即是凡夫,我是羅漢,應在前行。」由此可知,一發大心,便是菩薩,勝過小乘。

《摩訶衍論》偈說︰「若初發心時,誓願當作佛,已過於世間,應受世供養。」

《如來密藏經》說︰「若人,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汙;不實事謗佛;兩舌離間賢聖;惡口罵聖人;破壞求法者。造五逆十惡業。若人了知,諸法緣生性空,發大乘心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若人發心度生,了知緣生性空,雖造五逆十惡,亦不墮三惡道。可見發菩提心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2、有受戒無捨戒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戒法而無捨戒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待緣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事實上,《瓔珞經》又說菩薩戒是「有犯不失」的;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從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遠隨逐的,因為戒體是一種無形狀無表像的無漏色法(物質體),當它一經薰上了我們的本性理體之後,只有被遮沒的可能,卻沒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謂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惡法陰影的遮沒而失去了戒體的功能,並不即是戒體從我們的本性理體上失落,這是應當明白的。

三、勸受菩薩戒

一部分信眾對受三皈五戒存在顧慮,怕受戒後行為受到約束,給日常生活帶來種種不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明瞭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惡,成就道業”。

《百喻經》口渴見了水卻不喝:過去有這樣的一個人,在沙漠裏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這個苦痛,看到遠處熱霧,當作是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又不是。後來東找西尋,終於給他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潔。然而,這個人卻只是呆望著,並不下去喝水。別人看也很奇怪,問道:“你口渴找水喝,現在找到了,為什麼又不喝呢?”這人回答說:“你喝得完這麼多的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結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裏。

這個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質,雖渴望修行,但當看到戒律很嚴格,就開始猶豫了:“我能受得了這些約束嗎?有必要受這些約束嗎?”因一時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捨棄一條也不受,仍舊流轉生死,沉溺六道。豈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即使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條,也將會成為最終成佛的因緣。寧受戒犯戒,不空過此生。

佛經說:「詹匐花雖萎,猶勝諸餘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佛說破戒的比丘雖像已死之人,但因為戒的餘力,仍然能夠勝於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沒後香仍不散。犯戒的比丘,勝過無犯的人。所以佛又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大智度論》亦說,寧願受戒而破戒,破戒懺悔後便能得清淨解脫,但不受戒則輪轉三界,永無出離之期。

佛門有二健兒,必解脫:一者持戒不犯,這種人一定解脫生死。二者犯能懺悔,雖犯戒能懺悔,也必解脫生死。

律中說︰「出家破戒,勝過在家受戒,在家破戒,勝過世人無戒。」又說︰「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五戒相經》說︰「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由於能悔過,不墮三惡道。唯不受戒者,永無成佛因緣。儒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古德說︰「天下最大的罪惡,抵不過一個『悔』字,未受戒人,雖然沒有犯戒,所作錯事,不能改過自新,故無成佛因緣。」

四、在家菩薩戒戒條之六重二十八輕戒

六重戒

殺戒第一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盜戒第二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大妄語戒第三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邪淫戒第四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說四眾過戒第五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酤酒戒第六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薰無不遍,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性、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二十八輕戒

不供養父母師長戒第一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耽樂飲酒戒第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瞻病苦戒第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乞不與戒第四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匄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四眾尊長不承迎禮拜戒第五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或有重病,或在禪入定,說法眾中或坐,非犯)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持六齋戒第七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往聽法戒第八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裏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僧用物戒第九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臥具、牀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飲蟲水戒第十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險難獨行戒第十一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獨宿尼寺戒第十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為財打人戒第十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殘食施四眾戒第十四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畜貓狸戒第十五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畜養畜獸不淨施戒第十六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蓄三衣、缽、杖戒第十七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第十八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鬥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鬥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非時非處行欲戒第二十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商賈不輸官稅戒第二十一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犯國制戒第二十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第二十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不聽說法輙自作戒第二十四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不聽說法、讚歎,輙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五眾前行戒第二十五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養蠶戒第二十七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行路見病苦捨去戒第二十八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結文一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結文二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為不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