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高 “異戊二烯” 排放率樹種

15種高 “異戊二烯” 排放率樹種

15種高異戊二烯排放率樹種,建議各單位新種植樹時,建議避免選擇,包含
銀葉樹、
烏心石、
楓香、
豬腳楠、
台灣肖楠、
水黃皮、
水柳、
福木、
棋盤腳、
野牡丹、
土沉香、
槲樹、
刺桐、
鴨腳木、
厚殼桂。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指出,異戊二烯是芬多精的一種,也是植物的正常排放物,功用是增強自身抗熱能力,即使易與氮氧化物反應產生臭氧,但濃度極低,根本沒有危險性,何況環境部只是根據文獻回顧資料,就粗糙列出清單,完全沒有測量樹種的異戊二烯排放率,清單準確性有待商榷。

環境部為提升空氣品質,推動減少臭氧(O3)生成前驅物氮氧化物(NOx)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排放,委託成功大學收集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台灣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包含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等等,皆容易衍生臭氧致影響空氣品質。(環境部提供)

境部則依此報告內容,行文給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建議避免選擇高異戊二烯排放率樹種

報告結論表列45種建議種植樹種清單,分別為適合內陸、濱海的喬木及灌木;喬木如台灣五葉松、竹柏,灌木如南澳杜鵑、烏來杜鵑等。

異戊二烯(isoprene)
異戊二烯本身是為不溶於水的無色液體,但能與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等溶劑混溶。且易自身聚合,也易與別的不飽和化合物共聚合。若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下聚合,則會產生聚異戊二烯,也就是我們說的天然橡膠。具有優秀的彈性、張力等。少量異戊二烯與異丁烯共聚,會產生丁基橡膠。

有一些植物中的萜烯會產生成異戊二烯。所謂的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大多都是由樹木所產生。屬於揮發性有機物(VOC),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殺菌並維護樹木本身的健康,一天當中,又以中午時段排放量較大。一般我們所知道的甲醛、三氯乙烯、甲苯、乙苯等都屬於揮發性有機物,而植物所排放的芬多精其實也都是有機化合物。前提是,異戊二烯必須要在光合作用下產生,當氣溫達35℃以上,樹木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異戊二烯和一種單一芬多精,同時也促進臭氧的產生。當環境中異戊二烯排放量增加到兩倍時,臭氧平均濃度增加4ppb。

然而,事實上已有證據顯示,相互作用後,產生臭氧,會形成空氣污染。但對人體有益或有害尚且未得到科學證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