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鎖管、軟絲、魷魚、烏賊

如何分辨鎖管、軟絲、魷魚、烏賊

[ 如何分辨鎖管、軟絲、魷魚、烏賊 ]
現在正是鎖管盛產期,讓我們一起認識,鎖管、軟絲、魷魚、烏賊!它們都是頭足類,遠看很相似,其實仔細一看,都各具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PO文說明,鎖管、軟絲、魷魚、烏賊都是頭足類,遠看很相似,其實仔細看各具特點。

(1)鎖管
又稱 小卷、小管、透抽、中卷,其實都是鎖管類的物種,會因為體型大小關係,而有不同名稱。

牠們呈現瘦長的圓錐形,所以又稱管魷,體型嬌小(15公分內)的慣稱小卷、小管,菱形的鰭不會超過身體的一半;體型較大(15公分以上)的就是中卷、透抽,菱形的鰭會延伸至身長的一半,吃起來口感厚實。

與花枝、烏賊最大不同在於,鎖管體內有半透明的基丁質鞘,可在料理前取出。

(2)軟絲
軟絲身體呈現橢圓型,寬度較大的鰭跟身體幾乎等長,身材較接近烏賊,但身體比烏賊瘦長,鰭也比較偏菱形,因為體內有跟鎖管一樣半透明的基丁質鞘,所以跟鎖管關係較近。

(3)魷魚
體型最大,鰭呈菱形或三角型,鰭不會超過身體的1/2。相較於鎖管、魷魚的眼睛沒有透明的眼膜覆蓋。

(4)烏賊

又稱花枝、墨魚,特色就是體內有一片白白的、類似衝浪板碳酸鈣質的殼;且身體橢圓、有點胖胖,兩側的鰭像裙襬一樣圍繞整身軀。一般見到的品種有:虎斑烏賊、真烏賊、擬目烏賊。

烏賊↑

< 海鮮挑選小撇步 >
1.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眼睛」,眼睛清澈者代表很新鮮,若是眼睛出現白白的,表示較不新鮮!

2.摸摸觸角:若是活的頭足類水產,用手摸觸角時就會被吸住或捲住手指,表示十分有活力。

3.表皮完整度:摸摸表皮,新鮮者表皮完整,有粘液是很正常的;避免挑選表皮破損或偏白者。

4.觀察內骨骼:頭足類體內會有內骨骼(章魚除外),可摸摸看內骨骼是否完整,不要挑選內骨骼已經外露或是斷掉受傷者,可能較不新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