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機關電腦採購配置標準 INTEL AMD CPU

中國國家機關電腦採購配置標準 INTEL AMD CPU

[ 最新中國政府電腦採購指導原則,對美對等反制 ]

中國也對美國進行反制行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3月底就報導,中國商務部及工信部(MIIT)去年底悄悄發布新規,要求鄉鎮級以上的政府機構、黨務機關以及國有企業,所使用的公務電腦及伺服器必須符合「安全可靠」的標準,逐步淘汰掉英特爾、AMD等美國廠商的中央處理器,並減少採購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必須改用華為、飛騰等國貨。

中國自研6種CPU,將有能力取代英特爾及AMD?中國「這三家晶片公司」威脅最大!
中國還對其他政府機構,發布了採購指導意見,希望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採購,不要搭載英特爾和 AMD 晶片的筆電和桌上型電腦。3 月發布的指令為中國實體提供了八種中央處理器(CPU)選擇。AMD 和英特爾被列為最後兩種選擇,排在六種國產 CPU 之後

包括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海光資訊(Hy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3月24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已提出最新政府電腦採購指導原則,規定政府電腦不得使用AMD、英特爾等美國的CPU,政府機關個人電腦逐步淘汰使用這兩家CPU的所有電腦產品,還要減少採購美國微軟(Microsoft)Windows作業系統以及外國製造的資料庫軟體。

該報導還稱,中方已開始遵循去年12月26日公佈的該指導原則進行採購。官方要求鄉鎮級以上的政府、黨務機關必須把要求安全、可信賴的處理器與作業系統納入採購標準。這套規範是中方歷來打造以國產技術取代外國技術的最大動作,也是針對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制裁多家中國企業的回應之舉。目前,英特爾和AMD都沒有對此進行回應。

而筆者查詢了該指導原則的原文後發現,這可能只是外媒的過度解讀。該指導原則的原文如下:

关於更新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 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的通知
国机采(2024) 7号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办公厅(室):
经财政部国库司同意,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 中采购配置标准已更新为2024年版。
《关于印发<台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版)>的通知》(财 库(2023) 29号)和《关于印发<便携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 版)>的通知》(财库[2023] 30号)明确要求,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以及 乡镇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在采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时,应当将CPU,操作系统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
即日起,填报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计划时,请严格 遵守财库[2023] 29号、30号文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在2024版配置包中合理选择相应配置。
特此通知。

其中只指出了,鄉鎮以上黨政機構,以及鄉鎮以上黨委和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及部門所屬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在採購臺式電腦、可擕式電腦時,應當將CPU、作業系統符合安全可靠測評要求納入採購需求,並沒有如外媒所報導的那樣不使用英特爾和AMD兩家的CPU產品,只要這兩家的產品通過了安全可靠測評要求,也一樣是可以被採購的,這也可以從該指導原則檔的附件中可知。

(1) 中國國家機關台式計算機電腦批量集中採購配置標準 – 2024版

台式機, 桌上型電腦Desktop – CPU品牌
(1) 龍芯 SA5000
(2) 飛騰 D2000
(3) 兆芯 KX-U6780A
(4) 華為鯤鵬
(5) 海光 C86 3350
(6) 申威 VY831
(7) INTEL I5 12500 /AMD RYZEN5 5600C

中國國家機關可攜式計算機電腦批量集中採購配置標準 – 2024版

NOTEBOOK 可攜式計算機 – CPU品牌
(1) 龍芯 SA5000
(2) 飛騰 D2000
(3) 兆芯 KX-6640MA
(4) 華為鯤鵬 麒麟9006C
(5) 申威 申威SW421
(6) INTEL I7-1355U / AMD RYZEN7 7730U

上述兩個附件詳細列入了中央國家機關電腦設備(包括臺式和可擕式電腦)的採購標準,其中在CPU品牌一行,優先列舉了一系列國產CPU品牌,如龍芯、飛騰、華為鯤鵬、兆芯等,但同時也在最後列舉了英特爾和AMD的產品,當然選擇他們是有條件的,即應該符合相關管理要求就可以,並沒有一杆子打死。但從國家安全層面出發,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美國也是因此而制裁了華為和中興的。

另一方面,目前想要完全摒棄英特爾和AMD的CPU產品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最近公佈的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英特爾以5000萬顆的出貨量,佔據了PC處理器市場份額的78%,同比增長3%。AMD則以800萬顆的出貨量,佔據了1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這兩者佔據了整個PC處理器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所以,想要短時間內替換採用這兩家的CPU的PC產品,可能不太現實。

但PC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的國產化將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無論是從技術發展角度還是從國家安全層面來說,我國必須要擁有自己的CPU產品和作業系統,不然永遠受制於人,華為被制裁後的經歷還歷歷在目。因此,國家也在大力支持和鼓勵國內廠商的自主研發之路,近年來,我國在CPU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去年11月,龍芯中科就發佈了一款真正100%自研的處理器——龍芯3A6000。據悉,該款處理器首次實現了從指令集、微構架到晶片設計的完全自研,是一款根紅苗正的100%純國產處理器。

據介紹,龍芯3A6000處理器採用龍芯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LoongArch),是龍芯第四代微架構的首款產品,主頻達到2.5GHz,集成4個最新研發的高性能LA664處理器核(6發射雙執行緒),支援同時多執行緒技術(SMT2),全晶片共8個邏輯核。集成安全可信模組,可提供安全啟動方案和國密(SM2、SM3、SM4等)應用支援。

龍芯3A6000處理器總體性能與英特爾公司2020年上市的英特爾第10代酷睿四核處理器相當。

除了龍芯,2002年開始,中國又開始研發“申威”處理器,主要面對超算領域,2016年,用申威處理器設計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榮登全球超算幫算,它不僅打破了中國超算領域“缺芯”的窘境,也直接讓中國從沒有超算CPU躍升至擁有全球最好超算CPU的位置。

據悉,目前申威的超算晶片已經不再對外公開資料,但是根據國內外專家的推理,它仍然位於全球超算榜首,國外甚至猜測申威比美國最好的超算技術領先2到3倍。

另外,諸多飛騰、華為鯤鵬等CPU產品都是基於ARM V8架構永久授權進行自主研發的,目前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較於國外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這些CPU因為都是基於國外授權的指令集架構進行開發,也面臨著一些限制很風險。

總的來說,中國的CPU自主化之路還任重而道遠,但不管前路如何坎坷,這都是不得不要走的一條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路,再走一回又如何。

中國資訊安全測評中心公告
就在3月11日,中央政府採購網發佈《關於更新中央國家機關臺式電腦、可擕式電腦批量集中採購配置標準的通知》(國機采〔2024〕7號),其中提到臺式電腦配置1—6和可擕式電腦配置1—5均要求CPU和作業系統等關鍵部件應當符合安全可靠測評要求;臺式電腦配置7和可擕式電腦配置6的CPU品牌為Intel/AMD,作業系統為Windows10神州網信版,這一配置在“關鍵部件安全”部分沒有要求滿足安全可靠測評,但採購單位選擇此項配置應符合相關管理要求。
這也足以說明,中國政府並沒有禁止採購英特爾、AMD和微軟等公司產品。
與外媒炒作“排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些年中國的營商環境持續在優化。今年3月21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來在政府採購中,中國對內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區別對待內外資企業的規定和做法進行清理和整治;注重與外商投資者和企業溝通,積極解決他們在政府採購、涉企稅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在一些行業分析看來,隨著財政部等部門7項採購需求標準、中央國家機關2024版桌上型電腦/可擕式電腦採購配置標準,以及全國信標委9項安全可靠基礎軟硬體行業標準的陸續出臺,意味著信創產業發展進入規範化、標準化、市場化階段,同時也為“2”(黨政)之外的“8+N”行業信創升級替代工作提供很大助益。
根據賽迪發佈的《2022-2023年中國信創生態及信創PC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信創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信創產業正在向關鍵基礎行業擴展,並最終延伸至全行業,開啟萬億級別市場空間。報告顯示,“關基行業”PC整機和伺服器市場容量約10126億元,接下來幾年,隨著“關基行業”信創開啟,萬億級市場將加速釋放,具體到中國信創PC的出貨量:2023年整機出貨量有望達480萬台,2026年更將達950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