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10句話:句句在理,字字入心

老祖宗10句話:句句在理,字字入心

老祖宗10句話:句句在理,字字入心

(1)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這是左宗棠的對聯,李嘉誠很喜歡,所以掛在自己香港的辦公室裡。

意思是說,人要胸懷遠大,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的生活;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要留有餘地。

開始的時候,要志存高遠,沒有目標什麼也做不成。

但是一但實踐起來,有缺憾才是正常,很多事情,能夠和自己預想的相符三成,就應該很滿足了。

知足常樂,寬容仁慈,才能體味到生活的真諦。

(2)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很容易習慣一些東西,經常在溫室裡,就感受不到溫暖的可貴,但是一旦在外面凍一陣子,很快就能知道溫暖的可貴。

所以甜中總有苦,福中總有禍的人,最能感受幸福。

感恩才能惜福。我們總是忽略已經得到的與擁有的,缺少感恩之心,所以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3)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和貪便宜的人在一起,一旦有金錢往來,就容易產生不愉快。

和多疑的人無法精誠合作,一起做事也束手束腳。

多個朋友多條路,但是有的朋友,交了是給自己添堵。

所有交友千萬要慎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朋友的潛移默化很重要,選擇朋友,某種意義上就是選擇命運。

(4)能遭天磨乃真漢,不招人妒是庸才

真金不怕火煉,人只有熬過艱難困苦,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一出道就順風順水未必是好事,苦難和挫折只要趟過去了,那就是一筆莫大的財富。

一個人只要盡心做事,做出些成績,總會有人說些風言風語。

我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只要問心無愧,就要堅持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

(5)人無儉不立,家無儉不旺

成由勤儉敗由奢。

節儉不是小氣,而是愛惜物力。

西方人吃東西前,都有一個感恩的儀式。

我們在地球獲取資源,並非理所應當,而是要懂得感恩。

一個人懂得感恩,便是懂得珍惜福分。
這樣的人,家業便不會敗落。

節儉,是持家之道,也是修身之道。

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裕,生活中“面子消費”、“炫耀消費”等鋪張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

這種消費觀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使人在奢靡之風中喪失自我、不思進取。

(6)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

吃虧是福。

能吃虧的人,一般都有福報。

凡事都要斤斤計較,兩個人誰也不肯讓步,關係也就崩了。

退一步,自己主動吃點虧,事情也就成了。

人情淡始長。

朋友之間關係“淡”一點,反而可以長久。

這裡的“淡”是分寸感、界限感。

保持分寸,不開過分的玩笑,不做過分的事情,這樣友情才能持續下去。

(7)眼裡有塵天下窄,胸中無事一床寬

一個人如果眼裡不揉沙子,心胸狹窄,那麼天下都給他,他也會覺得太小。

一個人如果心胸寬廣,那麼即使他只有一張床,他也會覺得天寬地闊,心懷感恩。

心大了,世界就大了。

(8)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

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

吃了人家的就要說話注意,拿了人家的做事要向著人家。

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有價格,你要想得到,就必須拿等值的東西來換。

天上沒有掉餡餅,免費的東西其實最貴。
(9)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

豐子愷說:“有些動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狸;有些動物主要是肉值錢,譬如牛;有些動物主要是骨頭值錢,譬如人。”

秀才餓死也不會賣書,壯士窮困也不會賣劍。一個人要有自己的操守和信念。

有原則、有底線,懂得自重,別人才會尊重你。

(10)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

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得到難,失去也難。

很多暴發戶,一夜暴富,然後到處撒錢,反正錢來的容易,花著也不心疼。

所以來的容易,去的也快。

有的人勤勤懇懇,一點點積蓄,得到的很困難,所以他很節儉,失去也難。

人間的路沒有捷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的,才最踏實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