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的三點「待病之道」,值得學習

「星雲大師」的三點「待病之道」,值得學習

得了腎病,依然活到97歲高夀,他的3點待病之道,值得學習

2023年2月5日,星雲大師圓寂,97歲高夀。

公開資料顯示,他其實也是一位患病多年的腎友。
星雲大師三十多歲時便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發達國家尿毒癥的第一位病因。在我國,近年來糖尿病相關腎病的比例也有趕超腎炎的趨勢,成為尿毒癥快速增加的最重要病因。通常糖尿病5-10年後可併發糖尿病腎病

幾十年的糖尿病影響了星雲大師的心臟、血管、腎臟、眼睛,他相繼又發生了高血壓、高血脂、中風、腎病。


星雲大師晚年因尿毒癥每週進行3次血液透析。
就算一個沒有腎病的健康人,也較難達到如此高夀。飽受多種慢性病纏繞的星雲大師,與疾病相處的許多智慧,值得我們借鑒,共勉!

“與病為友”

對待疾病,星雲大師說:“疾病是修行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把病痛當作好朋友,人生會有不同想法,心情也會很輕鬆!疾病來臨的時候,你不必太畏懼它,可以把它當作朋友,互相尊重,互相體貼,互相照顧,疾病和身體也會共存共榮的。”

碰到腎病這樣難以治癒的慢性病,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憤怒、委屈、懊悔之情。
不管病因為何,這些都過去了,疾病到來已經是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實,不會因為你討厭它嫌棄它就離開你。是繼續咒駡疾病無情,上天不公?還是用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隨遇而安,與疾病為友,跟它做朋友,好好照顧它?
疾病是這世界再自然不過的規律,落在誰身上都有可能。患病後,做到心安不容易,如果想要豁達、自由的人生狀態,我們也可以朝著這方向努力。
星雲大師曾說:“不覺得自己是個病人,只是比別人多了些不方便而已”,“我感到這一生很幸福”。
一個飽受慢性病困擾的人,依然抱有這樣樂觀正向的心理狀態,讓人心生敬佩。也正是這樣的平和心態,讓他能夠帶病高夀。希望大家也尋找到自己與疾病和解的方式。

“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星雲大師因多年糖尿病,被醫生斷言活不到80歲,後來,他笑呵呵活到97歲。
這和很多腎友的遭遇一樣,“你這個啊,5-10年要毒”“你這個,也就20年吧”…很多腎友聽聞這類的話後,如五雷轟頂,萬念俱滅。有時候醫生的話未必全對,路還是要看自己怎麼走。
對待腎病這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腎友要做好自己的長期保健醫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吃藥不能亂聽信謠言,自己要學會辨別那些騙人的玩意,不能因為亂吃藥傷了腎;
飲食要有好的安排。健康食物不能這不吃那不吃,營養全面均衡;又要適當忌口,不宜過多的肉食,控制高糖、高鹽等不健康飲食。
作息要有好的節奏。忙忙碌碌,加班加點,累壞了也無法停下來歇一歇;事事追求完美,壓力極大,吃不好又睡不踏實;這樣的狀態是現在很多人的通病,每天都處在忙碌緊張中,身體哪有喘息的機會?社會節奏快,希望我們能活出自己的節奏來。

對治療要有耐心

良好的心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治療慢性病的基石,不能丟。在此基礎上,該配合醫生進行適當干預時不要懼怕。
得了病,恨不得有一個神丹妙藥,三兩副藥下肚,立刻就好;治慢性病沒有耐心,有點波折就自暴自棄;到了該用降糖藥、降壓藥、免疫抑制劑控制時,偏不規範吃;罹患尿毒癥,該透析該移植了,偏偏把救命錢花在偏方“神醫”…這樣一味排斥現代醫療,帶病延壽不是癡人說夢麼。
星雲大師在診斷糖尿病後,並沒有用什麼高級的仙丹妙藥,就是乖乖聽正規醫生的指導,按時吃藥、打針(胰島素),後面因中風進行過手術,因尿毒癥進行規律透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該配合治療時,絕不含糊。
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其實治療慢性病的方法,用到的藥物都是類似的,找個靠譜的醫生,耐心跟著治就好。
星雲大師得的腎病類型,是進展相對較快的糖尿病腎病,而在他積極的生活調養,和適當的治療下,也活到了高夀。
五分養結合五分治,當然你也有希望像前輩那樣,帶病好好活下去。
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人這一輩子,短短幾十年,對於廣闊天地來說,人活著並沒有意義,人所擁有的這點如露如電的時間,跟蜉蝣朝生暮死,區別也沒有那麼大。體驗樂體驗苦,都是體驗,賦予活著什麼樣的意義,你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