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 「修行」 的假相所迷惑

不要被 「修行」 的假相所迷惑

[ 別用修行麻木自己 , 不要被 「修行」 的假相所迷惑 !]

午後的禪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個小和尚卻躺在禪凳上睡覺,還發出呼呼的鼾聲。
這時,老方丈推門走入禪堂。小和尚聽見聲響,微微睜眼瞟了一下,翻個身繼續睡。首座和尚則目不斜視,打坐用功。
“啪!” 只見老和尚舉起香板,重重打下去!
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頭。
首座和尚大為不解,忍不住詢問:師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覺,為何您不打他,卻來打我?
方丈不由分說,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覺都在用功,你卻坐在這裡打妄想!
“啪!” 如果這一板子打在你身上,你會作何感想呢?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是的,我們學了很多,會念長長的經文,會持誦複雜的梵文咒語,會雙盤打坐,長期素食……
我們很辛苦地做到這些,得到別人的讚歎,於是認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們漸漸把這些“外相”當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這些“功課”,就是在精進,就又向著解脫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們把修行變成了一種新的習氣,諸如:

(1)、一邊念著佛號,一邊和人爭辯是非;
(2)、一邊念經打坐,一邊妄想紛飛;
(3)、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遇到事還是著急上火,半點虧也不肯吃;
(4)、本性畢露卻還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訓、數落別人…

以為自己在“修行”,在“精進”,實質卻徒有其表,內在沒有任何改變。這種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真正的修行,是“歷事煉心”,而正念不失,外在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每個起心動念。
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駡都是清淨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個當下的修行之中。保持精進心,而不是陷入慣性的生活模式,被其麻醉而不自知。
修行的核心是明見自性,然後去習氣、斷煩惱,那才是真修行。所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別用修行麻木自己,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不自欺,不欺人,老實用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觀照你的起心動念,除此別無他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侶,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你周圍的一切人,都只是幫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讓你看清自己的“鏡子”。

你無法要求他們改變,首先這是非常吃力的事;
其次說明你用錯了功,在心外尋求解決之道。

假如你因一時失去了正念,一旦覺知,應立即拉回來,要知道你的起心動念,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不應繼續停留在外在的是非之中,因為在錯誤的地方用功,除了讓煩惱更加增長之外,對你或他人都毫無益處。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到你的心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因為你的心動。

你的工作,你的事業,你的學習,你的生活,所有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是幫你修行的「境界」,讓我們歷境驗心。

你是心隨境轉、妄加攀緣?
還是心無所住?

萬法皆自心所現,外面的世界沒有別的,一切的人一切的事,發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妄現的幻相,
都是你自己的心。

所以何必糾纏於幻相,而忘失了你自心呢?

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一點,你就將為此煩惱。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心,你若能觀心,那麼一切人和一切事,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逆增上緣, 正好練心。

自在不在心外,解脫不是他人帶來,只在於你識自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心,解脫只有一件事,心。

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時時提起覺照,在自己的起心動念上,才是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