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先有水,春生之幼芽就應運而生,這個先與後蘊含了養生的先後順序與人體內先生水濕後有風(春氣相應)的體質型態,此時如果中了感冒症狀時,以中醫角度考量的是濕重於風症(正氣虛而邪氣實)或是風症為主(邪氣實而正氣尚存)來決定對治方式。
*風的症狀特徵為頭身痛,以頭痛為主、鼻塞、癢咳或咽痛咽腫、失語的症狀、若伴隨寒氣而容易高燒(動輒39度C以上)怕冷、怕風。
*濕的症狀特徵為筋骨煩疼、關節酸痛、鼻涕或眼睛分泌物很多,牙齦腫,味覺不敏感且口不渴,舌邊緣有齒痕,若有發燒則不會高於39度C,畏寒四肢發冷。
濕症多為正氣素虛而來,多以溫散除濕、益氣的方向來調理,食療上若胃口長期不佳的人,這個時期也可以吃茼蒿煮湯加生薑絲,開脾胃除濕,並注意保暖,不要強迫飲水,容易加重除濕困難,若較有胃口時,茼蒿生薑湯可少量加入小米同煮,忌油、溫補或難消化的食物(如蛋白質類),直到症狀改善為止。
風症則是喝桑葉+生薑+甘草煮水溫服,寒症較多的時候加倍生薑用量,風症較重時加重桑葉用量。
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每五日會出現雨水節氣相應的動植物迎春的景象,到雨水第三候時,也是綠芽萌生的時刻,此時的氣候變化很大,即便進入春天也不能輕易的收起冬衣和帽巾,春天的風帶動了萬物生發成長,也很容易入侵人體肌表腠里,所以日常的避風是很重要的保養,人體中有風池穴、風市穴、翳風穴、風門穴易受影響,在肩頸項背以及大腿外側做好保暖,可以減少風寒感冒的機率。
除了養肝以外,也需調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在脾胃較弱的體質上特別容易被濕氣影響,春季調肝養脾的食物很多,如酒釀、南瓜、茼蒿、四季豆、栗子、馬鈴薯、山藥、小米粥等,祛濕醒脾開胃的香料有肉豆蔻、八角、生薑、小茴香,用於料理都具有行氣開胃的作用。
迎接雨水節氣,帶來的是濕溫的體感,溫度變化會上看20度C,在冬季累積的濕氣,也會隨著天氣的回暖而蒸出水氣,此時仍有日夜溫差大的特徵,寒熱之間凝結水氣而形成雨水,白天的日照也漸漸變長,持續至春分晝夜均等的轉化。
整個春季多會與濕共舞,只要陽光露臉時,儘量能曬太陽除濕,春天是萬物生發的旺季,也是細菌病毒感染的好發期,體質濕氣重時,容易有黴菌感染或皮膚濕疹的症狀,脾胃氣虛者,則有牙齦出血或末稍微血管出血的特徵,可參考文中的飲食建議健脾除濕,此外,環境中的水氣容易侵犯的是足跟到腳踝的部位,陽氣在此時仍微弱,從地底蒸發上表面的水氣會徘徊在小腿以下的區域,足部受涼時,循行至下腹的經絡(肝經、腎經)也容易受到影響,初春之際仍需做好足部保暖,可改善虛寒體質。
肝氣對應春季,宜調達紓發情志,忌壓抑或急燥易怒,壓抑容易引起與血液有關的疾病,紓發的方式可以走春踏青曬太陽或唱歌排解憂鬱;急燥易怒則與春天的「風邪」相應,出現各類型的風病,如風疹、流感、筋骨痹痛、風濕性疾病、睡眠失調等,肝氣不調者建議常吃芽菜或蔬食,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的調味。
過年解油小撇步可以吃蕃茄
入春後反覆腹瀉者更要除濕補脾胃
雨水情緒小提醒
春天好發以情感為主軸的憂鬱傾向,感情不順遂、渴望有伴者、親友逼婚者、宿命纏身者、時常感到孤單寂寞無法排解憂思悲苦者,很容易反應焦躁的情緒,心煩失意、失眠者可以煮桂圓水喝,能養心安神,減少多思氣鬱的情緒。肝氣在春天為旺相,若情志不能調達,或有志難伸時,很容易傷到肝氣,若要順應春氣,就宜養”生”,減少殺念,自然能長養肝氣。
孤單也是需要發洩的,心理衛生比起身體疾病更需要被照顧,春氣生發之際,遇到扎心的情人節,容易更加誘發自憐的情緒,這段時間更適合把自己打理得更好,把春節怒吃的熱量斷捨離,穿好穿美、萬紫千紅,去熱鬧的地方"走春",有自信的人盡情展現自己的美感,無論有伴還是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