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A]轉長山    

[KIKA]轉長山    

轉長山    

轉長山    

」是客家話「回家」的意思,長山是廣東梅縣一帶的地方。

2004年寫於天津。

我於2003年12月底由孫子  王琪 陪同前往廣東梅縣 老家,台灣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從這裡搬過去台灣的。

有一天的一個下午,我站在廣東一個小農村旁的田埂上眺望,映入眼裡的盡是很熟悉的畫面。藍藍的天空下,環繞著小山,一條河流淌其中間,一些帶刺的竹林圍繞在農家周圍,台灣老家的祖先說過這些帶刺的竹林是為了防盜賊用的。在收割完的水稻田裡,一群紅面番鴨在田裡找遺留下來的稻米。望著這些畫面心裡感慨的喊,我在台灣的老家不就是這裡的景色嗎 !

此刻,父親臨終前的交代又在我的耳邊響起,”兒子,你要記住,我們的來台祖先是由廣東梅縣來的” 。現在我就站在 來台祖200多年前的老家。我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喊著 “父親,我轉長山了。

轉是客家人回去的意思,長山是對大陸廣東梅縣一帶的通稱 。台灣的客家人對故去的人叫  轉長山。1992年我父親在台灣 轉長山 了。

這位故去老人的祖輩,200多年前從長山來到台灣,代代相傳的歲月中,他們沒有一天不思念祖先走出來的那一片土地。

一代又一代人帶著對故土的思念,在人長冥之時就叫 轉長山,表示只有飄盪的靈魂可以回去老家了。

這位故去的老人-我的父親是來台祖算起的第七代人。他臨終前再三的告訴我,我們的老家是 廣東梅縣 。父親帶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遺憾走了。今天我回到了他闊別一生的故鄉。父親去世後我第一次到了大陸,足跡走遍北京市,天津,東北地區,卻沒有去過廣東梅縣,也許是近鄉情怯吧。

我從花甲到了古稀之年,父親臨終前對故土的牽掛一直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於是告訴自己,是該回去老家的時候了。

在天津我找到了廣東縣政府的電話,在相關人員的協助下和蕉領縣政府取得了聯繫,在一個家家戶戶都姓謝的 三圳鎮  上找到了同族的晚輩,他是那個鎮的一位村長。2003年底,懷著八代人的夢想踏上了祖輩200多年前的老家。

站在故鄉的土地上,聞著 故鄉溫暖的芳香,把我帶回我的童年。這裡的一切和台灣的老家沒有兩 樣,我內心安耐不住的喊 ,故鄉我回來了。

第一天晚上我們在謝家祠堂席開六桌,和一部分家人團聚聊家常 ,大家飯後都依依不捨的情懷下散會。

短暫的時光,令我體會到回家的溫馨,親情的感受。次日在鄉親們依依不捨的歡送下,我們結束了這短暫而愉快的旅途。

在火車上,我們離別懷念已久的家鄉和親人,在無盡的牽掛中慢慢遠去。老祖宗從這個山,到了汕頭,飄過台灣海峽到了安平。他們的後代在200多年後回來了。我心裡在想在這麼一片美好的江山,為什麼老祖宗還要去台灣呢,也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吧。

我的大半生都在國外漂泊,我常常拖著沉重的行囊在世界各國跑來跑去,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都留下了我的足跡,現在住在美國想當一個良好的美國公民,但到頭來還只是一條香蕉,“外黃內白“。

我今天在此地,世界哪裡都不及故鄉的土地芬芳,那麼令人依戀,因為這裡是我的根。200多年過去了,來台祖會不會知道他的第八代子孫又回到了他當年離開的地方。

轉長山 這句話所蘊含的悲壯,只有常在異鄉流浪的人才能真真的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