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童子的根源

蓮花童子的根源

盧勝彥文集231冊「法王的大傳說」~ 三危山樂僔法師
在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
有一位出家人「樂僔法師」,因為住城市寺院,覺得人多口雜, 他想找一個清淨之地修行,於是,他來到了三危山。

三危山之南,是鳴沙山。峰巒起伏,黃沙接天。
西北方是戈壁茫茫的大沙漠。
但,他在三危山的河谷,卻找到了甘甜的泉水,又有林木蒼鬱。
樂僔法師先祭拜山神土地。
夜夢山神土地來告:
「你勿供奉我。」
「那供奉誰?」
山神土地答:
「此地蓮花童子滿山滿谷,諸佛菩薩亦居於此,你當供奉蓮花童子及諸佛菩薩。」
樂僔法師醒來後。
看著三危山,不禁駭然:
此時三危山射出萬道金光,輝煌聖潔,在光中出現千百萬的「蓮花童子」,腳踩寶蓮花,手上持蓮花,身放多色光。
又看見:
尊尊如來、尊尊菩薩、尊尊羅漢……,姿態栩栩如生。
有的跏趺而坐。
有的雙手合掌。
有的飛天神足。
有的講經說法。
有的低眉含笑。
有的金剛怒目。
這位樂僔法師看見蓮花童子,又看見飛天仙女。
於是他想建一寺在此。
夜夢中——
蓮花童子現身告訴他:
「這座三危山,就是自然的大寺院,不用另建寺院,只在山中壁上,建窟洞供奉即可。」
樂僔問:「你是誰?」
蓮花童子答:
「我是大白蓮花童子是也!」
「我如何供奉你?」
蓮花童子答:
「不必另設主窟供養,但,任何一窟都有蓮花童子即是。」
樂僔法師說:
「明白。」
於是樂僔法師四處遊說,三危山有佛祖顯靈,募款建三危山石窟,終於建造了第一個石壁洞窟。
後來的法良和尚,繼樂僔法師之後,大泉山谷,漸漸的興旺起來,來來往往的官員、商人、紳士、百姓,紛紛加入建洞窟。
於是:
唐代時,已建一千個洞窟,取名「千佛洞」。
這就是敦煌千佛洞莫高窟的由來。而蓮花童子,真的,個個石窟均有,決不是蓋你的。
樂僔法師是誰?
法良和尚是誰?
盧師尊是誰?
全是密、密、密也!

https://youtu.be/Df_pEtKf-7Q 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參觀敦煌石窟展館-發現蓮花童子

節錄自 張明聰編著 之
《蓮花童子的根源》一書
在敦煌石窟之中,「釋迦牟尼佛、西王母(瑤池金母)、蓮花童子」三尊並列,地位等同。
「蓮花童子」又稱蓮花手菩薩、項光童子、化生童子、化生菩薩、寶意童子、寶上童子、蓮花化生、蓮花化生童子、白蓮童子、蓮花菩薩、十八位蓮花童子、白色蓮花童子、大白蓮花童子。
這些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環境發展之下,產生同體異名的「蓮花童子」。
「蓮花童子」最早起源,分為兩處:
一、古印度大陸西北印地方(現在的巴基斯坦)--
「蓮花童子」是北傳佛教大乘顯密菩薩造像源頭,也是與盧舍那佛最早共同出現在密法的壇場。
在彌勒菩薩盛行之同時,古印度大陸西北印地方(含健陀羅、烏仗那、迦濕彌羅),出現手持短莖的蓮花,持於左手上下的「蓮花手菩薩」(其實是「蓮花菩薩」,就是蓮花童子)。
※ 資料出自:日本•栗田功編著《ガンダ-ラ美術》Ⅱ冊《佛陀の世界》,二玄社出版,二○○三年版。
二、中國地方--

(一)據考古資料記載,原來「蓮花童子」的出現於世,早在東漢時期,就已被發現。文化大學陳清香教授在論文裡稱為「項光童子」,這是中國佛教最早的佛教造像。
※ 資料出自:陳清香著《中國最初的佛教造像》,三二一頁,載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台灣.法光出版社於一九九一年四月出版。
(二)1954年在山東•沂南漢墓石畫像,東邊是東王公,西邊是西王母,南北面為「項光童子」(蓮花童子)
※ 資料出自:信立祥著《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二五五頁,文物出版社於二○○○年八月出版。
(三)「蓮花童子」再經歷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長達千年的敦煌莫高窟內的壁畫中,被稱為「化生童子」、「化生菩薩」。
※ 資料出自:楊雄著《莫高窟壁畫中的化生童子》,《敦煌研究》一九八八年,第三期八十一頁。
(四)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鞏縣石窟、巴蜀各石窟、大足石窟,這些石窟內都有「蓮花化生」圖像,這些圖像從北魏到元朝已長達千年之久;還有公元四二○年建造的「炳靈寺」一六九窟,無量壽佛龕主尊背光下的「蓮花化生」童子。
※ 資料出自:日本吉村憐.卞立強,趟瓊譯:《雲岡石窟中蓮花化生的表現》,十六頁,載於《天人誔生圖研究--東亞佛教美術史論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於二○○二年一月出版。
※ 資料出自:賴鵬舉著《絲路佛教的圖像與禪法》,一四九頁,圓光佛學研究所於二○○二年十二月出版。
(五)敦煌莫高窟隋代第三八三窟,西壁龕頂的蓮花童子,是從《天堂孝經》、《佛說大彌陀經》、《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受記經》中節錄下來。經中說明:國王信奉佛教,有一天在皇宮花園禪定,見大蓮花池中,站了兩位童子,一位是寶上,另一位是寶意,於是國王、寶上、寶意兩童子親詣金光佛。金光佛傳法給國王、寶上童子、寶意童子,後來都成佛了。
※ 資料出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二三一冊《法王的大傳說》,十九頁。
(六)《蓮華生大士全傳》中記載:因陀羅部底王信仰佛教,無子、眼瞎,又發生飢荒,遂虔誠布施、唸經、禮佛、供養得道高僧,遂得一筆寶藏。
在烏仗那國接壤的達那郭夏海的東北角,有一生長著蓮花的小洲上,看到大蓮花上有一幼童,就抱著小幼童,認養這個小孩子叫「海生金剛」,因是在蓮花上出生,就叫「蓮花生王子」是「蓮花化生」,另外也有叫「蓮花童子」。
※ 資料出自:蓮花持明著《蓮華生大士全傳蓮花王》,九十頁,全佛出版社於二○○九年六月出版。
(七)《佛說阿彌陀佛經講經文》,有關「化生童子」出現在〈講述天人聽法場面〉:
   二十八天聞妙法,天男天女散天花。龍吟鳳舞彩雲中,琴瑟鼓吹和雅韵。
   帝釋前行持寶蓋,梵王從後捧舍(金)爐。
   各領無邊眷屬俱,總到圓成極樂會。
   三光四王八部衆,日月星晨所住宮,雲擎樓閣下長空,掣拽羅衣來入會。
   ……… ………
   「化生童子」食天府,百味馨香各自殊,無限天人持寶氣,琉璃鉢飯似真珠。
   「化生童子」見飛仙,落花空中左右旋,微妙歌音雲外聽,盡言極樂勝諸天。
※ 資料出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二二八冊《法王的大轉世》,二十六頁。
(八)明朝道教東派創始人陸西星寫《封神榜》,其中第八十三回:龜靈聖母死後,腐化出無數毒物,殘害衆生,毒物甚多,形成大瘟疫。因此「白蓮童子」下凡塵,用乾坤袋收了毒物。
由乾坤袋的口綁的不牢固,讓毒物跑出來,吃掉極樂世界三品蓮華生,因此極樂世界只剩九品蓮華生。
※ 資料出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二二八冊《法王的大轉世》,二十六頁。
【「蓮花童子」研究之學者】

提起「蓮花童子」研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就已出現,只是同體異名,至今已五十多年了,共出現四位學者:日本吉村憐、楊雄、陳清香、賴鵬舉,提出不同的研究與關注,對「蓮花童子」研究有極大的幫助。茲將這些研究者提供參考:
①日本早稻田大學退休教授吉村憐:因在雲岡石窟第十八窟中,發現了「蓮花化生」的圖像,而在一九五九年提出《盧舍那法界人中像研究》碩士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吉村憐教授通過慎密的觀察,十八窟的「盧舍那佛」法衣上刻有成列的化生和化佛,發現「佛」出現的過程│從渦形紋中出現蓮花、蓮花化生,接著當蓮花的莖一消失,就立即變化成坐在蓮花上的「佛」的過程。
接著再發表:「雲岡石窟中的蓮花化生的表現」、「雲岡石窟蓮花裝飾的意義」、「鞏縣石窟的化生圖像」之論文。
這是第一位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研究「蓮花化生」的學者。
②楊雄著《莫高窟壁畫中的化生童子》,這是在一九八八年第三期發表於《敦煌研究》。
文中說明莫高窟畫中的化生童子,與敦煌壁畫同時誕生。現存最早北涼時二六八窟,二七二窟中就有化生童子,其後歷經北魏至西夏到元(元朝第五窟為佛蓮花,視同蓮花化生也是化生童子),化生童子綿延不絕。
更在此篇文章的,三三一窟北壁阿彌陀經變中、六十六窟北壁經變中,以「蓮花童子」代替「化生童子」,這是首次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現有「蓮花童子」的文章。
③文化大學藝研所教授陳清香著《中國最初的佛教造像》,這是陳清香教授為紀念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而於一九九一年撰寫之論文。文中說明笮融的佛教雕像,應是文獻所載最早的佛像,而實物遺跡則是最早東漢時期的山東•沂南石墎墓中的「項光童子」像(其實是蓮花童子)。
接著陳清香教授為紀念印順導師九十壽慶,於一九九五年再執筆撰寫《佛教花供涵義及歷史源流│華香禮敬,以祝嵩壽》之論文。文中說明東漢時期山東沂南石墎墓中的「項光童子」,腳下身前,有一株連莖帶葉向上生的花枝,應是最早的「花供」(供養「蓮花童子」)。
另外特別提供陳清香教授於一九八七年,曾指導郭乃彰學生,撰寫「印度佛教蓮花紋飾之探討」碩士論文(文中涉及「蓮花化生」的文章)。
④專研絲路、北傳佛教的賴鵬舉居士:因研究北傳佛教,發現一九九○年由日本栗田功編著,《ガンダ-美術Ⅱ》〈佛陀の世界〉,由二玄社出版。揭開佛教起源的菩薩造像,不只佛陀菩薩(成道前)、彌勒菩薩、還有「蓮花手菩薩」(其實是「蓮花菩薩」也是「蓮花童子」)、冠中「化佛」的觀音菩薩。打破百年來學界、藝術界、考古、佛教界,認為只有佛陀菩薩(成道前)、彌勒菩薩的觀念。
一九九○年日本栗田功編著,《ガンダ--美術Ⅱ》〈佛陀の世界〉,將佛教起源修改為佛陀菩薩(成道前)、彌勒菩薩、觀音菩薩(把蓮花手菩薩當作觀音菩薩系統)。後經賴居士研討後赴巴基斯坦swat河流域,考察烏萇並參觀swat博物館;於二○○七年十二月出版《北傳佛教的般若學--論大乘佛教的起源》,文中修正改為佛陀菩薩(成道前)、彌勒菩薩、蓮花手菩薩、觀音菩薩。
賴居士認真查核發現「蓮花手菩薩」,已知私人珍藏及藏於博物館約有二十尊,而冠中「化佛」的觀音菩薩只有四尊,其中「蓮花手菩薩」共有三尊,藏於台灣的收藏家。
更發現古印度健陀羅二--四世紀北傳佛教有二片的造像:①綻開蓮花中有一童子全身赤裸坐於其中。②綻開的蓮花中突出童子半身的頭部及上身。這些都是蓮花化生的含意與場景,由此可知蓮花童子在北傳佛教起源時即已出現。
「蓮花手菩薩」(其實是「蓮花菩薩」也是「蓮花童子」)與冠中「化佛」的觀音菩薩,是北傳大乘顯密菩薩開展的源頭。
原來是北傳密法的神咒經典,乃是以「十方佛•三世佛」為背景,至六世紀西北印Swat地區乃以阿富汗形成的「盧舍那佛」為主尊,結合「蓮花手菩薩」(其實是「蓮花菩薩」也是「蓮花童子」),成為北傳密法最早的「曼陀羅」(壇場)造像。
賴居士另有二本相關著作,也有「蓮花化生童子」:一、《絲路佛教的圖像與禪法》、二、《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九七年代就已有作者提出「蓮花童子」】
①冷華編著《觀世音--及觀世音文化現象》,第一九三頁〈『蓮花童子』授記〉。一九九七年六月由四川巴蜀出版社出版。
②關友惠著《敦煌石窟第13冊圖案卷(上)》,第九十八頁、一六六頁、一八六頁,直接寫出『蓮花童子』。二○○三年三月由香港商務出版公司出版。
③陳鈺等2名編著《敦煌壁畫故事大觀》,第四一九頁〈第三八三窟│蓮花童子〉。二○○七年一月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④竇心傳著《大敦煌--莫高窟不為人知的故事》,第一一三頁,已經將莫高窟三一一窟藻井圖,直接寫上『蓮花童子』藻井。二○○七年九月由萬卷出版社出版。
⑤關友惠著《敦煌裝飾圖案》,第九十五頁〈龕楣:火焰下誕生的『蓮花童子』〉。二○一○年八月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以上是五十多年來有關「蓮花童子」之相關資料,特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