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育 不足歌

朱載育 不足歌

明代:朱載育 的 『不足歌』

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廣闊,出門又嫌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縣官還嫌小,又想朝中掛紫衣;
一品當朝為宰相,還想山河奪帝基;.
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長生藥,再跟上帝論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不足歌》這首詩主要蘊涵了一個哲學道理,人的貪欲是無法滿足的。

 

我們知道,在古代,人大致分為四等,叫士農工商。可以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士”,也就是官員階層的地位,就被拔高了。
所以讀書人想當官,有錢人想買官,上山的土匪想被招安,被流放的臣子們想要官復原職。而真的踏入官場,又有多少人甘願碌碌無為做個小官呢?一步步往上爬,期望著獲得更大的權力,直到權傾朝野,然後黃袍加身。可做了皇帝也不滿足,就想著謀得長生,與天地同壽。欲望一波接著一波,永遠得不到滿足。這,就是明朝朱載育所寫的《不足歌》所要講給大家的東西。

被欲望支配有多可怕呢?我們就用寫這首詩的背景故事來說吧。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嘉靖迷戀道教,一心要和神仙做朋友,不僅沉迷煉丹煉藥,還想建成天梯,去和神仙會面。“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而最終他也沒能成仙得道,而是死在了道士們所謂的仙丹之下。窮奢極欲,被欲望蒙蔽了雙眼,就連自己吃的到底是仙丹,還是包含重金屬的毒丹都分不清楚,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呢?
我想,朱載育寫下這首詩,除了諷刺朝廷,表達不滿以外,想必也是為了告誡後人,不要再掉進這個追求欲望的無底洞吧。
就像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克制住了享樂的欲望,最後滅了吳國,成功復仇,但復仇成功後卻貪圖享樂,最後淒慘離世;又像是匡衡鑿壁偷光,努力的學習,可長大以後卻非法擴大自己的封地,成了貪官。所以,能嚴格要求自己,並且能一直堅持下去,才是能讓自己不重蹈前人覆轍的方法吧。
就像是朱載育的人生經歷一樣,從王爺之子,到罪人之子,再到一介布衣,家境破敗的朱載育可謂是嘗盡了人生苦短。
也許只有這種看清了人生百態的人,才能對人性的貪婪做出如此深刻的評價吧。我覺得,在這方面,他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很像,都描寫了一個外表光鮮亮麗,但內部早已腐朽的世界。
而歷史上已經出現了這麼多諷刺貪婪的作品,後世卻總有人重蹈覆轍,我想,“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這或許才是人性的不足吧。所以,即使無法改變他人,那麼做好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後人們的教訓,也是一種智慧吧。

嬌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槽頭:指給牲畜喂飼料的地方。

紫衣:即紫袍,代指高官。

北宋汪洙寫的《神童詩》中有“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其中,朱和紫都是官服的顏色,這些做高官的都是讀書人。

這首《神童詩》裡面有很多我們平時都熟知的句子,但不一定知道來自這裡。《神童詩》更新在今天的第二條,這首詩花了我大半天時間整理、核對、注音,值得讀一讀。

下面繼續說紫袍的事情。
朱載堉是明朝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朝鄭藩第五代世子。明朝時,實際上官服裡沒有紫袍。

有人說原因是《論語》中有句話:“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其中,“惡紫之奪朱也”讓老朱家不爽,於是就沒有了紫服。我個人覺得,從故事性上來說,這個說法很不錯。但我更傾向於歷史慣性,畢竟南宋時期,紫服就不作為官員的官服了。

另外,明朝皇帝偶爾還是會穿紫袍的,所以並不是真的厭惡紫色。下圖服紫袍者便是萬曆皇帝。
按照規制,明代官員的服飾有:朝服、祭服、祀服、公服、常服、戎服等。
我們平時說的官服一般指公服。

官服分顏色是從唐朝開始的。
以下是唐宋明三個朝代官服的顏色。

唐朝:
三品以上,紫袍;
四品至五品,緋袍(緋,紅色);
六品至七品,綠袍,
八品至九品,青袍。

宋朝:
宋朝前期沿唐制,
三品以上,紫袍;
四品至五品,緋袍;
六品至七品,綠袍;
八品至九品,青袍。

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西元1078年至1085年)改為:
四品以上,紫袍;
五品至六品,緋袍;
七品至九品,綠袍。

明朝:
四品以上,緋袍;
五品至七品,青袍;
八品九品,綠袍。

閒聊:
好不容易吃飽了,就想要名牌衣服。
有吃有穿,便想娶個好看的老婆。

娶了老婆生了仔,又想買大平層、置別墅。
有田有宅之後,又覺得出門沒個豪車不行。
買了豪車之後,又覺得只有錢容易被欺負,還得做官才行。

很多人努力一生,終點不過是科級幹部,自己卻覺得處級的縣官委屈了自己,想做部級的高官。

 

真做了高官,做到了國級幹部,成了宰相,又覺得做天子才香。
做上了天子,又覺得長生不老才好。

與作者朱載堉同一個時代的皇帝朱常洛就是吃長生不老藥丟了性命,史稱“紅丸案”。紅丸案和梃擊案、移宮案,稱為“明末三大案”。可見朱載堉不是亂寫,而是實寫,寫了真實的人性。

得了長生不老藥就完了嗎?
並沒有。
還想和天上主宰一切的神比一比,看誰更厲害。

欲望無窮無盡,人生幾十年,哪有那麼多時間與資源實現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無窮的欲望帶來不盡的焦慮,最終反噬了自己。人常常被自己的欲望所害,皇帝朱常洛之所以丟了性命正是最好的例子。

什麼都要想,只有做夢,夢裡什麼都有。
在現實中,還是得現實一些,學會管理自己的欲望,學會知足。人生固然要有追求,但不能把有限的人生陷於無限的欲望之中。

人生,一半是追求,一半是知足。追求,是為了讓自己擁有生活物質的保障。而知足,是為了讓自己得到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