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的“高端焦慮” 營運策略

小米手機的“高端焦慮” 營運策略

小米手機的 “高端焦慮”
編輯/ 徐志同
沒有哪個手機企業當家人像雷軍這樣,如此頻繁地提及“高端化”:
“小米要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一定要突破高端。”
“小尺寸高端旗艦,正式對標蘋果。”
“穩紮穩打踐行高端之路,正是小米新十年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小米 – 創辦人- 雷軍

2022年2月8日晚,小米舉辦了虎年第一次重要會議——高端化戰略研討會,並正式組建高端化戰略工作組。雷軍又喊出了奪人眼球的新口號:小米產品和體驗要全面對標iPhone,三年內拿下國產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如此遙遠。自從2020年正式宣佈衝擊高端以來,小米越想要就越得不到。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市場表現,都沒能看到小米站穩了高端的跡象。
資本市場已經給出了回饋。如今,小米集團的股價在時隔一年半後又回到了發行價以下,2月10日的收盤價為16.82港元。過去一年,小米市值蒸發了超過4000億港元。
並不順利的2021

(圖源:視覺中國)
小米在2021年一度有著良好的開局。
高喊著“高端化”的小米,在2021年密集發佈了多款產品,包括元旦當天發售的小米11,3月份又發佈了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以及售價高達9999元的折疊屏手機MIX Fold,年底又發佈了小米12系列。這些機型的價格最低也在3000元以上,最高賣到了近萬元。
但這幾款產品的市場表現卻參差不齊。
華北地區的小米經銷商範奇對《財經天下》週刊透露,小米12系列的總體表現不如小米11系列。而此前雷軍對小米12的評價很高,稱其為“小米高端手機新的里程碑”。
範奇回憶,小米11開售時,一個店鋪一天能賣四五十台,不用主推,都搶著要貨。而小米12開售後,範奇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搶購氛圍,而且小米已經有意在降低小米12系列的定價。
在範奇看來,這與上一代旗艦手機的糟糕表現有一定關係。首發驍龍888晶片的小米11一度有非常好的開局,前期銷量也很好。小米財報顯示,2021年一季度,小米11系列在同價位的安卓手機中國內市場銷量排名第一。
然而小米11系列卻在產品品質上翻了車,後續出現了一堆品質問題,包括燒主機板、黑屏關機以及燒WiFi等,引起了不少投訴。
截至2022年2月,新浪黑貓投訴有關小米11的內容高達11500條,遠高於小米的其他機型。在一個“小米11主機板問題”的QQ群裡,甚至聚集著超過1800名用戶。
小米一家供應商夥伴負責人阮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小米11因為要搶高通驍龍888的首發,研發週期大大縮短,出現了不少問題。今年的驍龍8系晶片,小米依然是首發,“小米數位系列搶高通的首發已成為傳統,但效果和聲量已經大不如前。”
這樣的情況在小米往上走的歷史中屢次出現。2020年初,雷軍說:“小米10是小米第一款衝擊高端市場的產品。”但其實,這並不是小米第一次喊高埠號。2015年小米發佈Note系列,第一次向上突圍;2016年,小米又發佈了MIX系列,但這一系列除了前面兩代機型有著不錯的口碑和市場表現之外,從MIX3開始又沒能延續此前的表現。
“小米往上走還是有點累。”範奇說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再沒有什麼黑科技了,你拿啥高端啊。”小米的高端化口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現實卻不如人意,代表小米最高水準的小米折疊屏手機銷量也不佳,最新的消息是,小米MIX FOLD的售價已經比定價降了3000多元。
“晶片、螢幕都不是你的,就剩下行銷手段了,而且米粉也是有限的。”範奇說。
這是小米們的命門。晶片和螢幕這些手機裡最核心的部件都需要靠高通和三星供應,這也造成了每次驍龍旗艦晶片發佈時,一眾國內手機品牌瘋狂搶首發的現象。
小米一度嘗試過自研晶片。2017年推出了首款手機主處理器澎湃S1,但因為性能表現不佳,並不成功。小米很快也沒了耐心,加盟的晶片大牛朱尚祖也出走,最終晶片專案不了了之。相比於行銷,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決心和投入都似乎少了一些火候。

2022年春節返工後第一周,小米自研的充電晶片澎湃P1又陷入“貼牌”風波。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一組小米澎湃P1晶片與另一款晶片的晶圓絲印對比圖,兩者之間有一定相似度,所以澎湃P1被質疑是“買來的”。
不過,當事方南芯半導體發文稱,小米澎湃P1晶片為小米自研設計、南芯半導體代工(內部代號 SC8561)。“小米自研的澎湃P1充電晶片與南芯SC8571拓撲結構完全不同,是不同設計、不同功能、不同定位的兩顆充電晶片。”
“南芯半導體其實並沒有代工(製造)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或許是小米將晶片設計外包給了南芯半導體,這種做法在業內非常常見。不過,小米目前尚未對這一消息進行回應。
線下管道出現冗餘
華為受到打壓後,手機高端市場留出了大量空白,這讓小米等國產品牌一度看到了衝擊高端的絕佳機會。為了搶佔華為的銷售陣地,小米在2020年和2021年加大了開店速度。
2021年10月底,雷軍宣佈小米之家第10000家店在深圳開業。小米之家在縣城的覆蓋率已超過80%,已覆蓋2200個縣城。店鋪的增多帶來的是單店效益的下滑。範奇發現,現在月銷售100台以上的店鋪都是好店,而在此之前,同一個店鋪的銷量至少在200台以上。
來自北京的小米經銷商王清向《財經天下》週刊透露,現在的小米宣講很少提毛利率,而是向經銷商灌輸ROI(投資回報率)的概念,要求線下門店的運轉效率接近于電商,依靠高周轉提高經銷商的綜合毛利。
為了加快周轉,在最新的管道策略中,小米砍掉了原有的多層分銷體系,門店可以直接對接小米工廠進行發貨。相比之下,華為、OPPO等廠商依然採用類似國代、省代的方式對接零售商再觸及使用者,利潤在層層分銷中被稀釋。
另外一大顯著的改變是,為了解決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小米把專賣店貨權收回,專賣店賣不出去的庫存,改由小米買單,但需要管道商承諾注入一部分貨款,小米才發出相應價值的貨物。“貨款歸屬管道商,”王清說,“這也是目前加盟的必要條件。”
小米堅持認為,只要周轉效率高,那最終獲得的整體回報也不會太低。2019年6月,還在操盤線下管道的高自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大部分零售商能實現20%、30%以上的保底年資金回報。”
在王清看來,小米的效率制勝策略能夠“轉起來”是需要前提條件的,因為要充分考慮人流量,目前手機廠商的線下選址是看重“進MALL率”的,去高端商場開店被視作制勝線下管道的關鍵,過去老破小的通訊街形態會逐漸被遺棄。
進商超並非易事。多數購物中心受歡迎的只有直營店,但直營店意味著更重的運營成本。王清透露,目前在北京商圈投入一家小米之家直營店需要承諾注資300萬元,收回成本則要超過1年半,而在疫情的影響下,時間可能需要更久。
2021年的小米投資日大會上,在回答投資者關於銷量增長與線下門店增量不匹配的問題時,雷軍回答:“小米之家是連鎖店,每個店開好需要9-18個月的熱店過程”,並指投資者去的都是新店,要把新店剔除,看一年前2000-3000家門店的表現。
福建地區手機經銷商唐弓深有感觸,他在去年5月開了縣級第一家小米之家專賣店,首單綜合成本達到70萬元,他的預期回本時間已經被定在三年後。換言之,想要監測這輪線下改革的成效,還需要給小米更多的時間。
但更多管道商似乎並不買帳。“改革後手機利潤點有所上漲,但相比華為依然沒有競爭力。”另一位管道商向《財經天下》週刊坦言,“華為出事後,為了活下去,很多管道商考慮轉向其他品牌,OPPO和vivo都在考慮範圍內,但唯獨沒有小米,大家肯定優先考慮利潤高的品牌,而非抵押貨款的模式。”
“全國能百分之百完成任務的大區都很少。”範奇對《財經天下》週刊說。一方面是小米11系列的表現不佳,直接影響了小米12的銷量。另一方面,也與迅速鋪開的線下管道有關。
而小米的策略是給一線銷售員提供豐厚的獎勵,比如賣一台折疊屏手機,給店員的獎勵是200元,賣出去小米12和12Pro都是獎勵50元,小米筆記本獎勵80元——這些都是正常提成之外的獎勵。這種做法極大提高了店員的積極性,“我們有些店員,光平臺返利一個月拿六七千元。”
不過,加盟小米之家的商家卻未必能賺到大錢。“人家小米保你不虧錢,但也永遠賺不了大錢。”一位小米商家感慨,“商家永遠是賺他應賺的部分,不管小米怎麼調整,都是這樣。”
在他看來,小米不需要商家有太大的能耐,有錢就行了,而且鼓勵商家做“TOP客戶”和“藍血客戶”,堅持“少商多店”的策略,方便管理。“小米現在都不找精明人,專找有錢人。”範奇說,開小米店並沒有太多門檻,“你是通信行業老人,你有強大的市場能力,小米不要這個,他要的是聽話。”
範奇正在考慮開其他品牌和產品的店鋪。他說,對於他這種規模不算太大的商家而言,小米給他帶來的利潤缺乏足夠的誘惑。
來自蘋果和榮耀的壓力
迅速膨脹的線下管道一度給小米帶來了非常正向的結果。

“和大家分享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是雷軍2021年7月發佈的全員信的開頭,興奮之情溢於言表。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首次躋身全球第二,這是他和他的小米距離榜首最近的一次。年過50的雷軍為小米定下了“站穩全球第二,三年全球第一”的目標。
然而,江山易攻難守。“小米集團對外發佈的三季報新聞稿,沒有像以往尤其是半年報那樣將手機業務放在最顯眼處,著墨甚少。”一位手機行業觀察人士說。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去年三季度小米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4%,不及蘋果1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甚至還一舉丟掉了歐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市場第一的位置。
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將手機出貨減少歸因於晶片短缺加劇,直接影響了小米手機大概1000萬到2000萬的出貨量。另外,王翔也認為和外部環境有關,“小米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與iPhone 13表現強勢有關。”
根據一份來自HCR慧辰的資料顯示,2021年國內高端智能手機份額(5000元以上售價機型)上,蘋果一騎絕塵,達到74.26%,而華為在持續兩年缺貨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17.82%的市場份額,小米甚至還不足華為手機份額的零頭,僅為2.97%。
除了蘋果的壓力,老對手榮耀重組後再崛起,也對小米步步緊逼。上述報告顯示,小米手機國內市場份額為14%,被市場份額18%的榮耀反超,排名第四。
一位榮耀內部人士告訴《財經天下》週刊,榮耀承擔了過去半年華為積壓的換機需求,還接手了華為固有的管道資源,補充大量經銷商增強線下能力,內部已經喊出口號,在未來的12-16個月要登頂國內市場。
榮耀和小米此前一直是競品關係。兩個品牌都擁有較強的互聯網基因,而打法和標籤重合度非常高,在爭搶用戶心智上,經常擺出“有你沒我”的姿態。上述人士稱,榮耀在去年10月底已經恢復了海外市場,西歐是首個目的地市場。在華為退出後,這塊高端市場是小米增長最快的區域。
面對蘋果和榮耀的雙重擠壓,小米的組織架構在過去一年頻繁變陣。
最近的一次是,小米國際部銷售副總裁劉毅調崗至中國區,擔任電商部總經理,負責小米手機等產品在京東、天貓等管道出售。劉毅還分管中國區“作戰室”,這是小米建設線下管道的核心部門,分管協調各省級公司。而電商部總經理王曉雁成了中國區銷售運營一部總經理,並分管銷售運營二部、銷售運營三部和運營商部。
有小米員工透露,去年一整年,郵箱陸續收到超過30封調整組織架構和人事任命的內部信,數量遠超往年,顯示出小米上下對於“高端化”的焦慮。
如今,雷軍又給小米定下了更高的目標。然而,留給小米衝擊高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過去這些年,小米和雷軍從來不缺行銷和關注,而是缺乏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但雷軍似乎並不這樣認為。正如商業戰略專家周掌櫃所言,高端化不僅是器件和能力的高溢價,更是一種高勢能的思想和科技領導力的展現。從雷總的表態來看,小米還沒有跳出市場份額競爭的思維。

值得小米米粉閱讀。

關鍵字 KEYWORD #小米,手機,雷軍,米粉,MI,晶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