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秦、『支那』和『中國』之簡略梳理

China、秦、『支那』和『中國』之簡略梳理

China、秦、『支那』和『中國』之簡略梳理

最初的「中國」僅限夏、殷、周過去首都所在的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但之後逐漸擴張,成為代表現在「中國」的名詞,#而這背後其實受到十七世紀滿洲人和現代日本人的影響。(岡田英弘語)

首先來看滿洲人。一六四四年,中國失去了統治者,順治帝進入北京坐上中國皇位。就這樣,滿洲語稱經過整合的滿洲和中國為「dulimba i gurun」。「dulimba」代表「正中央」,「i」是「的」,「gurun」則是「國」,漢字寫作「中國」。相對於此,滿洲人將蒙古、西藏,以及說著突厥語的伊斯蘭教徒地區,總稱「tulergi」,代表「外面」的意思,漢字寫作「外藩」(外面的藩籬)。這是「中國」意思的擴展。而現代中國則是在這個基礎上出現的。

接下來說明現在「中國」這個稱呼的起源。現在中國國土的中央部分,秦始皇於西元前二二一年將其統一而成為了最初的皇帝。外國人於是將這個地方稱作「秦」,當地的人民稱作「秦人」。秦雖然滅亡,但這個稱呼永久保存了下來。漢武帝於西元前八九年下詔停止外征,詔書中有一句寫道:「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丐若馬』。」(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西域傳〉)。可以看出,漢朝時匈奴等外國人依舊將中國稱作「秦」,將中國人稱作「秦人」。

這個「秦」進入波斯語系成了「Chin」,進入阿拉伯語系成了「Sin」。進入印度各語系,成了「Cina」、「秦國」為「Cinasthana」,等到東漢開始漢譯佛教經典的時候,「Cina」和「Cinasthana」分別被音譯為「支那」和「震旦」。

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在繞過非洲好望角的航路而抵達印度。在印度時,他們聽說在更東邊的地方,有一個名為「Cina」的國家。並在一五一一年占領馬來半島的麻六甲後,才實際遇到「Cina」的商船。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獲得「Cina」(也就是明國的嘉靖帝)的許可,得以定居澳門並通商。就這樣,「Cina」之名透過葡萄牙語傳到其他歐洲語系。現在的中國,英語稱作「China」、法語稱作「Chine」、德語稱作「China」、義大利語稱作「Cina」,皆是源自葡萄牙語。

一七○八年,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傳教士希多啟(Giovanni Battista Sidotti)來日本宣教,但立刻遭到江戶德川家族的逮捕。他接受新井白石四次問訊,新井白石根據希多啟所說,以歐洲人的知識為基礎,發現歐洲人將日本人稱作「漢土」或「唐土」的地方稱作「Cina」,於是從古代漢譯佛典當中找出「支那」的音譯詞彙,加以使用。之後,「支那」就成為了「China」等的固定翻譯。

日清戰爭戰敗的清國以日本為範本,開始實施西洋化。第一批留學生在日本發現,原來日本人將自己的故鄉稱作「支那」。因此跟著日本人的習慣,稱自己的國土為「支那」,自己為「支那人」。然而,「支那」沒有特別的意思,對於屬於表意文字的漢字來說很不方便。以表意來說,「支」代表「庶子」、「那」代表「那個」的意思。於是,便逐漸擴張「中國」的意思,取代「支那」的稱呼;這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發展,「中國」一直到這個時候,才成為代表全國的稱呼。

摘自岡田英弘《中國文明的歷史》

* “Sina” 是 『新浪』前身之一華淵資訊公司的英文名稱。當時華淵旗下的網站叫Sinanet.com,Sina是Sino(印度語中“中國”之意)和China的合拼,取意“中國”。中、英文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為全體華人服務的網上世界”,與日語的“支那”並無關係。1986年出版的《新英漢詞典》中,對“sino”一詞的解釋為:“構詞成分可表示中國的”。據查,今日的日語“支那”的羅馬字拼寫法理論上應該有兩種:一是 “Sina”,此乃“訓令式”拼寫,它與“日本式”拼寫完全相同;另一個是 “Shina”,此乃“標準式”拼寫。然而,無論依據哪種方式拼寫,專有名詞“支那”的羅馬字註音的詞頭字母均須大寫,因為1954年的日本內閣告示曾對此做出過明確的規定。所以,嚴格地講,“sina”和“SINA”都不是日語“支那”的羅馬字拼寫、或曰英譯。雖然理論上現代日語“支那”既可以拼寫為“Sina”,又可拼寫為“Shina”,但是實際上,人們總是按英語的發音方式將“支那”拼寫成“Shina”。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弗格爾(Joshua A. Fogel)教授在《中日研究》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將日語“支那”拼寫成了“Shina”;又譬如,盟軍司令部政治顧問團在一份關於“支那”的調查報告中,同樣將“支那”拼寫成了“Shina”。今天,堅持依據影響力越來越小的“日本式”或“訓令式”拼寫規則將“支那”拼寫為“Sina”,雖不能說不可,但早已不合時令。